美國的心血管健康標準
美國心臟學會于2010年初提出到2020年的目標是:“美國全民心血管健康改善20%,心血管病及腦卒中的死亡率減少20%”。這是一個劃時代的目標。因為一般的臨床醫師學會大多提出減少發病率或減少死亡率作目標,尚沒有學會提出過“改善健康”。而且什么叫心血管健康,以前沒有定義或標準。這次美國提出的心血管健康標準有7條:
1.吸煙:>20歲的成人,從未吸煙或已戒煙>12個月。12-19歲青少年從未試過吸煙或從未吸過一整支煙。
2.體質指數(BMI):>20歲的成人應<25千克/米2。
3.體力活動:>20歲的成人每周中度活動≥150分鐘或每周劇烈運動≥75分鐘,或兩者都有。
12-19歲青少年每天中度或劇烈活動≥60分鐘。
4.健康飲食:12歲以上青少年及成人的飲食有4-5個成分(詳見美國2006年營養指南)。
5.血總膽固醇:>20歲的成人未治值應<5.2毫摩爾/升(用藥后達到此值已不能算)。
6.血壓:>20歲的成人未治值應<120/80毫米汞柱。
7.空腹血漿血糖:>12歲的青少年及成人的未治值應<5.6毫摩爾/升。
以上數字中,兒童和青少年的體質指數、血膽固醇及血壓另外有兒科的標準,不同于成人標準。
另外要指出,此7條是美國標準,只能供參考,我國尚未正式提出標準,其中BMI及血糖值中國與美國不同,中國血糖的正常值仍為6.1毫摩爾/升。
由于預防動脈粥樣硬化要從兒童抓起,所以像吸煙,提出從未試過吸煙,一些化驗值也是未治值。用藥后化驗能降到正常當然是好事,但也表明動脈已經有過了損傷。作為保健長壽,我們至少要從這7個方面,而且要及早加以注意才行!
因為根據研究,動脈粥樣硬化在兒童或青壯年期就可能開始了。對朝鮮戰爭陣亡的美軍士兵尸體解剖發現,平均年齡雖只有22.1歲,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者的比例已高達77.3%,其中約1/10的冠狀動脈狹窄>50%。以后1998年研究兒童和青少年204名,發現2-15歲組有動脈粥樣硬化者約7%,26-39歲組約70%有動脈粥樣硬化。可見早期的動脈硬化不一定有癥狀也不易診斷。
-
一天中有哪些保健養生的好習慣?一個人要怎樣變得不浮躁?一天中有哪些保健養生的好習慣?
-
白領的通病,常掄胳膊 ——肩頸不再疼!當今社會屬于大經濟時代,體力勞動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長久的“白領式”工作,于是長期面對電腦、坐姿不良引發的肩頸疾病的問
-
關于我國研發的新冠疫苗,您所關心的都在這里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分別于3月17日和4月14日舉辦新聞發布會,會上權威專家解答了我國自主研發的新冠病毒疫苗的相關信息。
-
痔瘡是會呼吸的痛 治療外痔用什么藥?稍有不慎,痔瘡這種討厭的疾病就可能纏上任何一個人。不管男女,都可能中招。而且有“痔”不在年高,年輕人喜歡坐在電
-
得內痔吃藥有用嗎?直達患處,藥效更直接!如今,得痔瘡的人可不少,而在痔瘡的種類中,得內痔的居多。想知道得了內痔怎么辦,患內痔吃些什么藥好,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內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