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環境關系孩子心理健康
家庭環境關系孩子心理健康,兒童心理健康問題是遺傳、社會、家庭、學校及個體的偶然經歷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其中家庭環境的影響則具有特殊的意義。家庭環境對兒童與青少年身心發展的影響,是以一種多因素、多側面的復雜方式 來實現的。以下幾方面是影響兒童與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主要家庭因素。
一、家庭氛圍
所謂氛圍,就是指人所處的環境氣氛和情調,它是在某一環境中的人們相互影響、相互制約過程中造成的 某種心理情緒和環境氣氛。良好的家庭氛圍,可使兒童活潑、開朗、大方、好學、誠實、謙遜、合群、求知好 奇;相反,不良的家庭氛圍,則會使孩子膽怯、自私、嫉妒、孤獨、懶惰、行為放任、不講禮貌。因為兒童在 適應家庭環境的過程中,常以父母和其它家庭成員(祖父、祖母、外公、外婆等)為最親近,最直接的模仿和 認知對象,并以模仿式的學習來感受事物、熟悉環境、發展自己的習慣行為,形成自己的心理定勢和性格特征 ,然后在以后與社會環境的接觸當中,就開始以長期在家庭氣氛中熏陶出來的心理模式、性格特征、習慣行為 來判斷自己對家庭以外的世界的適合或不適合。
在現代大多數核心家庭中,由父母間形成的家庭人際關系和由 父母與孩子之間構成的家庭教育關系(育人態度與方式方法等)所支配的家庭氣氛對兒童的心理健康有十分重 大的影響,往往父母的眼神、語言交流、行為舉止、性格表現、作風習慣和對兒童的態度都能無形地給兒童心 理以極大的刺激和啟示,并在其適應過程中,形成他們自己心理和性格上的特征。因此,家庭生活質量的好壞 是兒童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相關因素。
二、教育態度與方式
從發展的觀點看,對兒童的教育應該是成人以自覺的、持續不斷的努力去開發兒童的一切潛在的能力、即 父母有責任和義務向兒童提供一切條件包括環境、人際交往等,關心他們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
當然,教育態度與方式決不能是千篇一律的,而是根據兒童的不同發展水平、不同的性格特征而有所差別 。如果父母雙方都能采取合理的態度和正確的教育方法、兒童會很容易顯示出獨立能力、積極性、友好態度和 穩定的情緒;反之,如果父母對兒童采取溺愛、嬌縱、順應的態度,兒童也容易表現出適應能力差、依賴、任 性和執拗的性格特點。因此說,端正家長對子女的教養態度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沒有正確的教養態度,就 談不上良好的教養方法,目前在子女教養問題上的失誤主要表現為:有些家長對子女過分嬌寵,以致愛而失教 ,對孩子沒有明確的教育要求,對他們的學習、行為表現聽之任之,根本談不上如何培養兒童的獨立性、自信 心和自制力等;還有的家長則一味采取高壓手段,不顧孩子的發展特點和合理要求,主要采用懲罰來實行管教 ,信奉“棒打出孝子、嬌養出逆郎”的古訓。
從科學角度看,這些教養方式顯然都是錯誤的,對兒童身心的健 康成長極為不利,也容易造成不良后果。揚州大學師范學院的陳家麟曾就家庭教育方式對1095名中小學生 進行調查,結果表明:在有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生中,家長采取態度不一致、以壓力為主、岐視、經常打罵等不 良教育方式的百分比均高于正常學生,其差異有極顯著的統計學意義(P<0.001)。值得指出的是,家 庭教養方式上的種種缺陷不僅對兒童的身體發育和精神成長都有有害的影響,且不可避免地要在下一代建立家 庭時反映出來,這是值得每位家長認真思索的。 四、家長的文化素質和心理素質
父母的文化素質和心理狀態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兒童的心理成熟和生長發育。
就文化素質而言,一般說來,若父母的文化素養高,常對子女有更高的要求和期望,他們用自己的知識和 強烈的求知欲去影響和教育子女,培養他們頑強的進取精神,同時在兒童的學習上也能給予較好的指導。相反,文化素質較低的家長本身不思進取,往往對子女的要求不高,他們不僅自己不學習,也不關心子女的學習, 甚至只顧自己的娛樂而影響孩子的學習。很多研究成果都表明父母的文化素質與子女的心理健康有高相關。
就心理素質而言,可以這樣說,父母對孩子影響最大的是行為和與之密切相關的心理狀態,而不是言辭說 教,因為兒童是生活在一種與父母的心理神奇的融合、感應和參與的狀態之中。他們對父母內心的重大變化經 常有迅速的反應,父母的心理障礙也會毫無例外地投射到孩子的心靈上。孩子在心理上甚至生理上的某些病態 往往可以在其父母的精神狀態中找到原因。因此,父母在對子女進行教育的同時,也要意識到要想改變孩子身 上的某些東西,就應首先看他們是否能夠在自己身上被改變,努力使自己具備明朗、達觀、善良、坦誠的心理 素質。這樣,才能使孩子具有一個生長良好個性和優秀人格的溫床。
三、家庭結構
家庭結構主要指家庭的人口結構。在家庭人口結構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就是家庭結構的健全完整程序 。有人曾對1095名中小學生的家庭結構與其心理健康的關系進行調查。結果發現:生活在不完整家庭(雙 親一方或雙方由于死亡、離婚等原因而造成的一方或雙方不在的家庭)里的中小學生,有心理健康問題者所占 的百分數為13.8%,而完整家庭中有問題孩子所占百分數只有0.2%,充分說明健全完整的家庭結構對 兒童的心理健康發展有著良好的作用。近年來的一些關于離婚與兒童心理健康的研究普遍證實,由于父母離異 ,使子女的內心產生嚴重的焦慮與矛盾。
多疑、孤僻、冷漠、心神不定或神經質,甚至導致心理變態及反社會 行為,這主要是因為破裂的家庭結構給兒童帶來了過分緊張的生活氣氛和感情沖突,家庭缺乏溫暖和關懷,致 使他們失去了生活目標,于是在思想觀念、情感、行為、性格等方面出現動蕩,易于向不良的方向發展。因此 ,動員各種力量穩定家庭結構,對于保證下一代身心健康成長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
一天中有哪些保健養生的好習慣?一個人要怎樣變得不浮躁?一天中有哪些保健養生的好習慣?
-
白領的通病,常掄胳膊 ——肩頸不再疼!當今社會屬于大經濟時代,體力勞動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長久的“白領式”工作,于是長期面對電腦、坐姿不良引發的肩頸疾病的問
-
關于我國研發的新冠疫苗,您所關心的都在這里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分別于3月17日和4月14日舉辦新聞發布會,會上權威專家解答了我國自主研發的新冠病毒疫苗的相關信息。
-
痔瘡是會呼吸的痛 治療外痔用什么藥?稍有不慎,痔瘡這種討厭的疾病就可能纏上任何一個人。不管男女,都可能中招。而且有“痔”不在年高,年輕人喜歡坐在電
-
得內痔吃藥有用嗎?直達患處,藥效更直接!如今,得痔瘡的人可不少,而在痔瘡的種類中,得內痔的居多。想知道得了內痔怎么辦,患內痔吃些什么藥好,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內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