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前看電視可損害大腦發育
英國頂尖心理學家埃里克·西格曼9月11日在英國《每日郵報》上撰文呼吁,孩子3歲之前應該禁看電視,否則會給孩子健康造成不可逆轉的危害。
心理學家和生物學家西格曼近10年收集的大量數據表明,3歲之前無論看何種內容的電視都會對孩子日后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因此,他建議,有必要像限制食鹽和脂肪攝入量一樣對兒童每天看電視時間實行量化限制。
推薦面試那些超囧問答
研究表明,看電視對兒童健康造成危害,關鍵問題不是電視節目內容,而是開始看電視的年齡以及看電視時間的長短。從多方面看,《天線寶寶》等很多兒童教育電視節目對兒童生理上造成的傷害與暴力游戲幾乎沒有區別。
那么看電視、看光碟、玩電腦游戲或者上網等“屏幕時間”對健康產生的不良影響,為什么比閱讀或編織等久坐活動更大呢?研究人員認為,其主要原因 是我們會本能地被電視吸引。這與人類定位反應(即,對新刺激的注意反應)不無關系。任何動作以及視覺或聽覺的突然改變,都會引起我們的關注。多項研究表 明,即便是躺著的嬰兒,發現此類改變,頭部也會自然轉動180度以便“看個究竟”。從心理學和生物學看,人類的此類反應是一種進化機制和生存本能。
2006年意大利佛羅倫薩大學一項涉及一組正常看電視的6—13歲孩子的研究發現,當這些孩子連續1周不看電視或不用電腦之后,其褪黑激素水平 上升了30%。褪黑激素是一種導致睡覺的激素,同時也對健康免疫系統和青春期調節至關重要。看電視的確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這或許正是女孩青春期比20年 前提早1年的主要原因之一。
另外,與新陳代謝有關的多種激素也會受到看電視的影響。澳大利亞悉尼大學今年夏天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稱,在290名15歲男孩中,每天看電視或光碟、或者玩電腦超過2小時的孩子,其血液中標志日后更容易罹患冠心病的生化標志物水平大大升高。
研究發現,“屏幕時間”還會誘發涉及學習和注意力的大腦化學物質多巴胺的釋放。當我們看到新東西,體驗新感受的時候,大腦就會釋放多巴胺。其作 用是使注意力更集中。然而,經常看電視會造成多巴胺持續上升,進而會導致大腦敏感性降低,因此當日后需要將注意力集中到其它不具有強刺激作用的事物(書本 或老師等)的時候,這些孩子就很難集中精力。這與“愛吃咸食的人發現少鹽食物索然寡味”是一個道理。由于3歲之前,大腦發育完成大約80%,因此,3歲前 看電視對大腦的損害最嚴重。
另一方面,墨爾本心臟與糖尿病研究所今年的一項新研究發現,成年人每天看電視1小時,心臟病死亡危險增加18%;每天看電視4小時以上,致命心臟病危險增加80%。
-
一天中有哪些保健養生的好習慣?一個人要怎樣變得不浮躁?一天中有哪些保健養生的好習慣?
-
白領的通病,常掄胳膊 ——肩頸不再疼!當今社會屬于大經濟時代,體力勞動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長久的“白領式”工作,于是長期面對電腦、坐姿不良引發的肩頸疾病的問
-
關于我國研發的新冠疫苗,您所關心的都在這里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分別于3月17日和4月14日舉辦新聞發布會,會上權威專家解答了我國自主研發的新冠病毒疫苗的相關信息。
-
痔瘡是會呼吸的痛 治療外痔用什么藥?稍有不慎,痔瘡這種討厭的疾病就可能纏上任何一個人。不管男女,都可能中招。而且有“痔”不在年高,年輕人喜歡坐在電
-
得內痔吃藥有用嗎?直達患處,藥效更直接!如今,得痔瘡的人可不少,而在痔瘡的種類中,得內痔的居多。想知道得了內痔怎么辦,患內痔吃些什么藥好,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內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