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 生活中必須知道的事
似乎生活中大家都很少會把排便的問題公開地討論,因為排便這個詞似乎不是什么高雅的詞語。大家一起討論恐怕不太適合,而且也屬于隱私的問題,不過生活中有些關于排便的知識是我們都必須知道的,只有這樣才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體,自己的腸胃,不要害羞也不要覺得是一件不雅的事,因為關乎我們的身體,而且也是生理的正常反應。
健康的排便標準
次數:一天1-2次或1-2天一次。
形狀:成形或軟便。
特殊情況:少數一部分健康人一天3次(半成形便)或3天一次(臘腸樣硬便)。
時間:早晨5點到7點。按照中醫子午流注,5-7點是大腸的活動時間。西醫也認為,結腸此時最活躍。
便秘
每周排便少于3次,干結堅硬,排便時費力,有不盡感、下墜感。少數健康人也有可能三天排一次便,但是如果沒有不盡感、下墜感,也不能稱為便秘。
腹瀉
每日排便超過三次,或者每日一次,排便量大于200g,含水量大于85%。
不正常排便的報警癥狀
如果出現以下癥狀,應及時就醫,以免耽誤病情。
第一,觀察糞便顏色。綠色糞便,提示膽囊病變;陶土色糞便,提示膽管堵塞;柏油樣便,提示便血。
第二,不正常排便伴有貧血。
第三,不正常排便伴有消瘦。
第四,不正常排便伴有發燒。
肌肉不協調也會發生便秘
便秘按照病理不同可以分為慢傳輸型和出口梗阻型便秘。慢傳輸型便秘是由于結腸蠕動緩慢,排便每周少于一次。出口梗阻型便秘不是次數少,而是量少。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消化科主任醫師劉敏說,“每天都排便,但是只排一點點,伴有不盡感、下墜感,排便費力,或者根本就無便意。這是出口梗阻型便秘的典型癥狀。”臨床中有患者,每天都排便,但是“特細、特少”。
出口梗阻型便秘是由于腹部肌肉、直腸肛門肌肉以及盆腔底部肌肉不配合造成的。“當三部分肌肉配合不協調,就會出現這種排不出但還想排的不盡感。”下墜感并不是疼痛感,就是小肚子下墜的感覺,如果有疼痛,有可能是腸異肌綜合征,是另外一種疾病。
精神因素成為便秘高危因素
便秘可以分為功能性便秘和繼發性(器質性)便秘,繼發性便秘是指由于其它疾病引起的,比如直腸癌、結腸癌,或者是全身性代謝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狀腺疾病等。劉敏說,“生活中大部分便秘屬于功能性便秘。”
造成功能性便秘的原因,首先最重要的是精神因素。統計顯示,便秘的女性是男性的4倍,這與女性的心思敏感、抗壓能力較弱有一定關系。可以說,精神因素是導致便秘的高危因素。其次,是飲食習慣。膳食中,纖維素不足、喝水少、多辛辣都是造成便秘的因素。再次,濫用藥物。比如抗抑郁的藥物、治療胃病的抗酸劑(含有鋁、鎂)。
-
一天中有哪些保健養生的好習慣?一個人要怎樣變得不浮躁?一天中有哪些保健養生的好習慣?
-
白領的通病,常掄胳膊 ——肩頸不再疼!當今社會屬于大經濟時代,體力勞動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長久的“白領式”工作,于是長期面對電腦、坐姿不良引發的肩頸疾病的問
-
關于我國研發的新冠疫苗,您所關心的都在這里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分別于3月17日和4月14日舉辦新聞發布會,會上權威專家解答了我國自主研發的新冠病毒疫苗的相關信息。
-
痔瘡是會呼吸的痛 治療外痔用什么藥?稍有不慎,痔瘡這種討厭的疾病就可能纏上任何一個人。不管男女,都可能中招。而且有“痔”不在年高,年輕人喜歡坐在電
-
得內痔吃藥有用嗎?直達患處,藥效更直接!如今,得痔瘡的人可不少,而在痔瘡的種類中,得內痔的居多。想知道得了內痔怎么辦,患內痔吃些什么藥好,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內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