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枯竭 教師們的職業病
心理枯竭被認為已經成為現代社會中的一種職業病。據《39健康網》報道,正在此間參加第28屆國際心理學大會的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教授徐燕、王芳撰文指出,教師是這種心理疾病的高危人群之一。
教師總是時刻面對幾十甚至上百名學生,這些需要耗費大量的情感和精力。隨著班級人數的膨脹,加上過多的考試壓力與授課數量,教師的工作負荷量正逐年增長。除了應付學生之外,學校
還有一大堆其他事務等著教師去做。從前是備課、上課、改作業、管學生“四面出擊”,現在加上交報表、迎檢查、師培、開會,變成了“八面受敵”,儼然成了“事務型”教師。
教師職業負有重大的社會責任。社會對教師的期望甚高,且復雜多樣。教師不但要付出許多時間和精力來照顧學生,同時還要面對來自家長、社會的諸多要求以及現實環境的種種限制。
一旦教師犯了錯,就會招來一片指責聲。面對社會上的一些誤解甚至是不理解,一些教師難免會對自身的社會地位及教育理想產生懷疑,常常有種“采得百花釀成蜜,為誰辛苦為誰忙”的失落感。
教師的付出和回報不成比例。教師的工作雖然很辛苦,但收入狀況卻一直不盡如人意。在各地,拖欠中小學教師工資的事件時有發生。而那些在普通學校工作的教師,辛苦程度不比重點學校輕,甚至更操心,可是卻很難看到成績,職稱等問題更難解決,在不公平感控制之下也更易引發心理失衡。
由于社會日趨功利性,師生關系日漸淡薄,教師既要加倍用心于教學,而獲得的心理報償卻又相對漸少,容易導致心理枯竭感的產生。
現在的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們個個望子成龍,孩子在學校發生一些偶發事件,家長常常不問三七二十一,就向教師問罪;學生學習成績不好,家長也要歸罪于教師。于是家長對教師的不良態度,也成了教師每天都必須面對并加以解決的難題。
教師職業在辛苦之余,還必須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這種壓力長期累積下來,就容易導致心理疾病的產生,其中最典型的一種表現就是心理枯竭。
-
一天中有哪些保健養生的好習慣?一個人要怎樣變得不浮躁?一天中有哪些保健養生的好習慣?
-
白領的通病,常掄胳膊 ——肩頸不再疼!當今社會屬于大經濟時代,體力勞動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長久的“白領式”工作,于是長期面對電腦、坐姿不良引發的肩頸疾病的問
-
關于我國研發的新冠疫苗,您所關心的都在這里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分別于3月17日和4月14日舉辦新聞發布會,會上權威專家解答了我國自主研發的新冠病毒疫苗的相關信息。
-
痔瘡是會呼吸的痛 治療外痔用什么藥?稍有不慎,痔瘡這種討厭的疾病就可能纏上任何一個人。不管男女,都可能中招。而且有“痔”不在年高,年輕人喜歡坐在電
-
得內痔吃藥有用嗎?直達患處,藥效更直接!如今,得痔瘡的人可不少,而在痔瘡的種類中,得內痔的居多。想知道得了內痔怎么辦,患內痔吃些什么藥好,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內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