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過后涼燥來襲 半量進補免傷陰
二十四節氣組合成四季,每個節氣代表不同的氣候。不同節氣要怎么養生呢?明天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秋分了。中醫提醒,秋分過后,秋燥從“溫”轉“涼”,手腳發涼、畏冷等人群可以逐漸服用溫補之品。
秋季在中醫“六淫”中,燥邪明顯,大家容易出現口干、舌燥、咽喉干癢、皮膚起屑、瘙癢等秋燥癥狀。值得注意的是,秋分過后,早晚溫差變化大,此時的秋燥已從“溫燥”轉為“涼燥”。
從保健養生角度,飲食上要少飲酒,避免辛辣、煎炸食物,多吃養陰潤燥的食物,如百合銀耳冰糖羹、淡菜湯、豬皮湯等。此時運動量不宜太大,以微出汗為宜,避免耗傷津液。
手腳發涼、畏冷、小便清長、大便稀溏等脾腎虛寒的人群,可逐漸開始服用一些溫補之品,如右歸丸。如果有上述癥狀的人在服用右歸丸等溫熱之品后,出現咽喉腫痛、口干等上火癥狀,可以用炙甘草10克、砂仁5克煎湯送服。
“這個時節還可以適當吃一些麻雀、洋茄、鴿子、紅蟲尋和菜蟲尋等溫補食物。”專家說,有高脂血癥、脂肪肝的人,蟲尋要少吃。專家特別提醒,秋分寒邪不甚,所以服用右歸丸以及溫補食物可以按照半量服用,避免傷陰。
中醫里面與秋天以及肺臟相匹配的情緒為悲,人們在秋天容易出現悲傷等不良情緒,但可以練習“六字訣”中的“呬”(sì)來調節情緒。吸氣時,想象吸入大自然的清氣,呼氣時念“呬”的音,早晚各20-30次。
相關文章
-
一天中有哪些保健養生的好習慣?一個人要怎樣變得不浮躁?一天中有哪些保健養生的好習慣?
-
白領的通病,常掄胳膊 ——肩頸不再疼!當今社會屬于大經濟時代,體力勞動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長久的“白領式”工作,于是長期面對電腦、坐姿不良引發的肩頸疾病的問
-
關于我國研發的新冠疫苗,您所關心的都在這里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分別于3月17日和4月14日舉辦新聞發布會,會上權威專家解答了我國自主研發的新冠病毒疫苗的相關信息。
-
痔瘡是會呼吸的痛 治療外痔用什么藥?稍有不慎,痔瘡這種討厭的疾病就可能纏上任何一個人。不管男女,都可能中招。而且有“痔”不在年高,年輕人喜歡坐在電
-
得內痔吃藥有用嗎?直達患處,藥效更直接!如今,得痔瘡的人可不少,而在痔瘡的種類中,得內痔的居多。想知道得了內痔怎么辦,患內痔吃些什么藥好,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內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