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感就是集腋成裘的快樂
幸福是對積極思維的現實獎勵,行為認知學派如是說。
幸福是伴隨自我實現而產生的一種滿足的體驗,人本主義者如此說。
幸福是一種主觀的東西,其生理機制無疑根植于大腦中心,精神心理學家們如是說。
說白了,幸福就是貓吃魚,狗吃肉,奧特曼打小怪獸。
多數人對幸福的理解確實存在問題,他們往往是從外在條件來考量,如家庭、地位、金錢等。事實上,幸福只是一種內在的、不穩定的感覺。當然,外在條件也是激發幸福感的助緣,但關鍵是在心靈而非物質。若一味外在條件,以為得到某些東西就能幸福,無疑是本末倒置。
我們不僅要對幸福的內涵有正確認識,還應以正當手段追求幸福。很多人在追求幸福的同時,卻在不斷長養心靈的負面力量,以至把心都做壞了。須知,“心”才是幸福的根源所在。若是這一基礎被破壞,即使擁有再多,也很難感到幸福了。
當我們感到幸福時,心里往往患得患失,怕這種幸福的感覺會很快過去。
幸福其實是一種很不穩定的感覺,若是我們既在乎它,又覺得抓不住它,自然會患得患失。如果我們非常清楚幸福是什么,又有信心獲得它,就不會感到害怕了。所以,我們要培養把握幸福的能力。
幸福是由一定的心理期待為前提,當這種期待獲得滿足和平衡時,會產生一種幸福感。但幸福也要“中道”,就像吃飯,餓的時候,吃的恰到好處也會覺得幸福。但一過量,馬上又會不舒服。朋友團聚也是一樣,許久不見,在一起不亦樂乎。但三天一過,可能就厭倦了,甚至想躲開圖個清靜。
任何感覺都是不穩定的,這就是佛法所說的“心念無常”,所以我們不應執著,否則就會感到挫折。當然,幸福是緣起法,雖然無常,也有相對的穩定性。只要我們不斷創造幸福的因緣,培養善的、和諧的心理力量,同時,消除障礙幸福的各種因素,便能保有相對穩定的幸福。
在物欲橫流的社會中,不要無所事事,不要把自己困在電視機前,要沉浸于能發揮你的技能的事情。脆弱的心靈更需要人們的精心呵護。經常與自己的心靈對話,為它減減壓,雖然不可能讓我們免除所有悲哀,但是可以常常提醒你沿著幸福之路前進。
-
一天中有哪些保健養生的好習慣?一個人要怎樣變得不浮躁?一天中有哪些保健養生的好習慣?
-
白領的通病,常掄胳膊 ——肩頸不再疼!當今社會屬于大經濟時代,體力勞動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長久的“白領式”工作,于是長期面對電腦、坐姿不良引發的肩頸疾病的問
-
關于我國研發的新冠疫苗,您所關心的都在這里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分別于3月17日和4月14日舉辦新聞發布會,會上權威專家解答了我國自主研發的新冠病毒疫苗的相關信息。
-
痔瘡是會呼吸的痛 治療外痔用什么藥?稍有不慎,痔瘡這種討厭的疾病就可能纏上任何一個人。不管男女,都可能中招。而且有“痔”不在年高,年輕人喜歡坐在電
-
得內痔吃藥有用嗎?直達患處,藥效更直接!如今,得痔瘡的人可不少,而在痔瘡的種類中,得內痔的居多。想知道得了內痔怎么辦,患內痔吃些什么藥好,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內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