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三個三可輕松保護腸道健康
當人們吃了太多東西的時候,就容易造成腸道阻塞,而腸道阻塞又最容易引起腸癌這一疾病。所以為了保護我們的腸道,做到以下幾點是勢在必行的。
三十歲后每年一次腸道體檢
對付癌癥的最好辦法就是預防,30歲后每年做一次大腸癌篩查很有必要。尤其是三類高危人群:肥胖、高蛋白高熱量低纖維飲食人群;有大腸癌家族史的人群;結腸息肉病史、家族史的人群。 如果出現(xiàn)大便習慣和性狀改變,如便秘、腹瀉、便血(尤其是血與大便混合)、泡沫樣大便等情況,要及時到醫(yī)院做檢查。檢查手段有大便隱血實驗(成本低)、直腸指檢(方便)、腸鏡檢查(可直接到達病變部位,同時可做活檢)。
每天三種高纖維果蔬
很多大腸癌患者的飲食結構都不合理,高蛋白、高熱量、低纖維,吃的太細,容易產(chǎn)生便秘,大便在腸道內(nèi)停留時間過長,其中的毒素就更容易被腸道吸收,從而引起病變。因此,預防大腸癌要減少精細食物的攝入,多吃粗纖維食物。堅持每天至少吃三種高纖維果蔬,如芹菜、西蘭花、韭菜、菌菇類、紅薯、玉米、蘋果等。
每天運動三十分鐘
大腸癌在白領中的發(fā)病率上升很快,和久坐、運動少有很大關系。運動少,腸胃蠕動慢,會增加腸道癌變風險。英國雜志刊登美國一項新研究發(fā)現(xiàn),經(jīng)常鍛煉可以顯著降低腸癌危險。每天運動30分鐘就可以使容易癌變的腸道息肉減少三分之一。應每天至少進行三十分鐘中等強度的鍛煉,如快步走,以稍微感覺有些大喘氣為宜。
莫胡亂相信清腸產(chǎn)品
如今,市面上各種“清腸”產(chǎn)品大行其道,受到不少消費者的追捧。一些商家宣稱,“皮膚晦暗、臉上長斑都是宿便造成的,只要清腸就能美容”。殊不知這些產(chǎn)品大多含有瀉藥,如大黃、番瀉葉、蘆薈等,若長期使用會反復刺激腸道,使腸黏膜應激性減退,最終導致腸道“麻木不仁”。因此,把“清腸”等同于吃瀉藥是絕對錯誤的。
只要到家注意以上幾點,你的腸道就會健健康康的為你身體服務了。
保健頻道熱文排行:
-
一天中有哪些保健養(yǎng)生的好習慣?一個人要怎樣變得不浮躁?一天中有哪些保健養(yǎng)生的好習慣?
-
白領的通病,常掄胳膊 ——肩頸不再疼!當今社會屬于大經(jīng)濟時代,體力勞動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長久的“白領式”工作,于是長期面對電腦、坐姿不良引發(fā)的肩頸疾病的問
-
關于我國研發(fā)的新冠疫苗,您所關心的都在這里國務院聯(lián)防聯(lián)控機制分別于3月17日和4月14日舉辦新聞發(fā)布會,會上權威專家解答了我國自主研發(fā)的新冠病毒疫苗的相關信息。
-
痔瘡是會呼吸的痛 治療外痔用什么藥?稍有不慎,痔瘡這種討厭的疾病就可能纏上任何一個人。不管男女,都可能中招。而且有“痔”不在年高,年輕人喜歡坐在電
-
得內(nèi)痔吃藥有用嗎?直達患處,藥效更直接!如今,得痔瘡的人可不少,而在痔瘡的種類中,得內(nèi)痔的居多。想知道得了內(nèi)痔怎么辦,患內(nèi)痔吃些什么藥好,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內(nèi)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