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病防變 治在發病之初
“治未病”是祖國中醫學的核心理念之一,不僅是關乎疾病的科學,更是關乎健康的、科學的、超前的、先進的學術思想。“治未病”的含義如何?它從那幾個方面闡釋了防病、治病的思想?在臨床實踐中我們的專家又是如何實踐的?尋醫問藥專家訪談,邀請河南省中醫院中西醫結合生殖醫學中心鄭瑞君主任醫師為我們進一步介紹中醫學的“治未病”理念及其臨床應用。
未病養生防病于先、欲病施治防微杜漸、已病早治防止轉變。
1.主持人:教授您好,衛生工作的基本方針堅持“預防為主”,中醫的防治原則始終貫穿著“治未病”的思想,那么,什么是“治未病”?“治未病”主要包含哪些內容?請您能給我們詳細的談談。
鄭瑞君專家:“治未病”思想首現于《黃帝內經》,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這種未雨綢繆、防微杜漸的預防思想在后世一直有深遠的影響,是中醫學重要的理論基礎。“治未病”作為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作為中醫藥學奉獻給人類的先進和超前的思維,其實質就是“人人享有健康”。中醫學在醫學模式、理論特點和診療方法上,對疾病的防治都具有明顯的優勢。
中醫“治未病”理論主要包括:一是“未病先防”,預防疾病發生。二是“既病防變”,防止疾病發展,是對疾病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三是愈后防復。中醫將治未病作為奠定醫學理論的基礎和醫學的崇高目標,倡導惜生命,重養生,防患于未然。養生的內涵是延長生命時限和提高生活質量。歷代醫家乃至現代醫學對“治未病”思想都極為重視。根據現代醫學理論,將人群的健康狀態分為三種:一是健康未病態;二是欲病未病態;三是已病未傳態。因此,“治未病”就是針對這三種狀態,具有未病養生防病于先、欲病施治防微杜漸和已病早治防止傳變的作用。
相關文章
-
一天中有哪些保健養生的好習慣?一個人要怎樣變得不浮躁?一天中有哪些保健養生的好習慣?
-
白領的通病,常掄胳膊 ——肩頸不再疼!當今社會屬于大經濟時代,體力勞動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長久的“白領式”工作,于是長期面對電腦、坐姿不良引發的肩頸疾病的問
-
關于我國研發的新冠疫苗,您所關心的都在這里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分別于3月17日和4月14日舉辦新聞發布會,會上權威專家解答了我國自主研發的新冠病毒疫苗的相關信息。
-
痔瘡是會呼吸的痛 治療外痔用什么藥?稍有不慎,痔瘡這種討厭的疾病就可能纏上任何一個人。不管男女,都可能中招。而且有“痔”不在年高,年輕人喜歡坐在電
-
得內痔吃藥有用嗎?直達患處,藥效更直接!如今,得痔瘡的人可不少,而在痔瘡的種類中,得內痔的居多。想知道得了內痔怎么辦,患內痔吃些什么藥好,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內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