掰手指不會得關節炎 你怎么看?
你有沒有掰手指、掰踝關節等的習慣呢?近期,一相關研究發現,無論你掰多少年的手指都不會造成骨性關節炎。對這一項研究,你怎么看?
很多人喜歡掰手指,直到關節發出爆響。手腕、肩部、腰部、背部、髖部、踝部、下巴等處也時常成為人們自娛自樂的工具,在彎曲、扭轉、壓迫關節的動作中發出“噼啪”的響聲。人們染上掰關節的習慣后往往樂此不疲,估計是牽拉關節可刺激神經末梢,產生類似按摩的快感。對于這種習慣,有人擔心長期進行可能導致關節炎,然而研究顯示這種擔心是多余的。骨科專家稱,掰關節只要不是用力過猛就問題不大。
目前多數科學家認為是關節滑液中的氣泡快速破裂引發清脆的響聲,有研究發現氣泡的主要成分是氮氣。關節囊與關節面構成一個封閉的腔體,內存少量起潤滑、緩沖作用的關節滑液,掰手指等動作使關節間空間加大,令溶解在關節滑液中的氣體產生微小的氣泡,逐步合并成大氣泡,破裂時便發出響聲。此后一段時間關節無法再次作響,直到有足夠的氣體溶解在滑液中。還有的學者認為,關節響聲是韌帶的快速牽拉或者關節內的黏附物碎裂所致。這種響聲也可能是關節彈響,是關節韌帶松弛的表現。
目前學術界普遍認為,掰關節導致關節炎的說法缺乏證據支持。2011年一項研究通過X光檢查了215名年齡在50~89歲的人的手部,對比了經常掰手指者與沒有這個習慣者的手指關節,結論是無論掰多少年手指都沒有造成骨性關節炎。
另一個研究則發現長期掰手指并沒有增加患關節炎的傾向性。美國一醫生每天掰自己的左手關節發出響聲,持續掰了60多年之久,但他從來不掰右手,未發現左手有關節炎或者其他任何病變——他發表此“對照研究”后榮獲 2009年“搞笑諾貝爾獎”。
掰關節問題不大,稱盡管少數研究發現這種行為可能與扭傷及關節骨質增生有關,但那是十分罕見的,不值得放棄這種習慣。
盡管掰手指導致關節炎的說法沒什么依據,但如果用力過猛,可導致關節周圍韌帶出現急性損傷,或者導致肌腱錯位等,而這種持續性損傷有可能導致繼發性關節炎的發生,表現為關節疼痛——這方面已經有若干病例報道。
通過小編的敘述得知,掰手指雖不會導致關節炎,但也可能帶來其他方面的疾病。在以后還是少掰為妙。
熱點推薦:
-
一天中有哪些保健養生的好習慣?一個人要怎樣變得不浮躁?一天中有哪些保健養生的好習慣?
-
白領的通病,常掄胳膊 ——肩頸不再疼!當今社會屬于大經濟時代,體力勞動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長久的“白領式”工作,于是長期面對電腦、坐姿不良引發的肩頸疾病的問
-
關于我國研發的新冠疫苗,您所關心的都在這里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分別于3月17日和4月14日舉辦新聞發布會,會上權威專家解答了我國自主研發的新冠病毒疫苗的相關信息。
-
痔瘡是會呼吸的痛 治療外痔用什么藥?稍有不慎,痔瘡這種討厭的疾病就可能纏上任何一個人。不管男女,都可能中招。而且有“痔”不在年高,年輕人喜歡坐在電
-
得內痔吃藥有用嗎?直達患處,藥效更直接!如今,得痔瘡的人可不少,而在痔瘡的種類中,得內痔的居多。想知道得了內痔怎么辦,患內痔吃些什么藥好,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內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