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天下第一痛”
說話、刷牙時感覺遭受電擊一般,疼痛難忍;睡覺時臉部不小心觸碰了枕頭,臉上又得承受一股“電擊”,徹夜難眠;吃飯時嘴部不敢咀嚼,眼淚直下……這就是比牙痛還要辛苦的“三叉神經痛”給患者所帶來的“考驗”。為何患者會這樣?為讓更多的人了解三叉神經痛的“真面目”,尋醫問藥專家訪談特邀福州空軍醫院神經外科袁邦清主任醫師為廣大網友教授三叉神經痛的診療知識。
三叉神經痛又稱痛性抽搐,表現為一側顏面部三叉神經分布區域內短暫性、陣發性劇烈疼痛。
1、主持人:三叉神經痛是一種什么病?
袁邦清專家:三叉神經痛是中老年常見的一種病,主要是表現為三叉神經分布區域的疼痛。三叉神經分布在面部,分為左右兩側,每側分為三支(所以叫“三叉”神經)。這三支幾乎遍布整個面部,主要負責面部的感覺。
三叉神經痛發作時劇痛難忍,曾被稱作“天下第一痛”。疼痛一旦發作,病人不能做洗臉、刷牙、說話、吃飯等簡單動作,嚴重影響患者正常生活。而且一些小動作就能誘發疼痛發作,給病人帶來很大痛苦。
2、主持人:除了中老年人,還有其他高發人群嗎?
袁邦清專家:除了年齡因素,基礎疾病對三叉神經痛發病也有影響。某些基礎疾病患者更容易得三叉神經痛,比如高血脂、高血壓等。原理就是因為這些疾病可以在年齡的基礎上,進一步導致腦血管硬化,從而增加了患三叉神經痛的幾率。
3、主持人:導致三叉神經痛的主要病因是什么?
袁邦清專家:三叉神經痛分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繼發性三叉神經痛多由于顱內腫瘤、動脈瘤、動靜脈畸形、肉芽腫等導致,也可繼發于顱底侵入瘤、顱底蛛網膜炎等。在因面部疼痛而前往神經外科就診的患者中約60%以上屬原發性三叉神經痛。1932年一位美國神經外科醫生在顱內手術中發現三叉神經常受到鄰近血管的壓迫,提出神經受壓可能是引起原發性三叉神經痛的病因之一。顱內三叉神經根受責任血管壓迫而發生病變,神經纖維之間沖動發生短路可能是導致三叉神經痛的根本病因,這種壓迫甚至可在患者的三叉神經根部造成壓跡,使神經根局部變薄、出現色澤改變。目前已知導致血管壓迫三叉神經可能的危險因素有:高齡、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后顱窩容積小、遺傳等。
患者在感覺到自己的身體有哪些不舒服的時候一定要到正規的醫院進行就診,以避免病情在診斷上的失誤,最后耽誤治療時期,后悔不已。
-
一天中有哪些保健養生的好習慣?一個人要怎樣變得不浮躁?一天中有哪些保健養生的好習慣?
-
白領的通病,常掄胳膊 ——肩頸不再疼!當今社會屬于大經濟時代,體力勞動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長久的“白領式”工作,于是長期面對電腦、坐姿不良引發的肩頸疾病的問
-
關于我國研發的新冠疫苗,您所關心的都在這里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分別于3月17日和4月14日舉辦新聞發布會,會上權威專家解答了我國自主研發的新冠病毒疫苗的相關信息。
-
痔瘡是會呼吸的痛 治療外痔用什么藥?稍有不慎,痔瘡這種討厭的疾病就可能纏上任何一個人。不管男女,都可能中招。而且有“痔”不在年高,年輕人喜歡坐在電
-
得內痔吃藥有用嗎?直達患處,藥效更直接!如今,得痔瘡的人可不少,而在痔瘡的種類中,得內痔的居多。想知道得了內痔怎么辦,患內痔吃些什么藥好,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內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