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生病 六種急救法做不得!
寶寶受傷生病最心痛的莫過于父母了。然而,很多父母由于缺乏急救或養生保健常識,常常采取一些錯誤的方法來照顧寶寶,其結果當然是在寶寶傷口上抹鹽了。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寶寶生病時六種做不得的事。
NO.1燙傷——用醬油
有些小孩子在家里燙傷后,父母做的第一件事是把醬油涂抹在燙傷位置,殊不知這樣做的后果是使燙傷面積更容易感染。由于醬油本身的制作過程比較重口味化,衛生環境不達標,涂抹在燙傷部位的話更容易引起細菌的生長,反而不利于傷口的恢復。正確的做法是將燙傷部位拿到流動的水中進行清洗,如果燙傷部位只是發紅沒有起泡的話可以涂一些燙傷藥如京萬紅、燙傷靈等,情況嚴重的話再送到醫院治療,切忌盲目用藥。
NO.2身上長紅疹——金銀花藤水
很多小孩子在夏天都會長痱子或是各種紅疹子,一些老人就會將金銀花藤和各種香藤拿去煮水,用這種水給小孩子洗澡,目的是為了驅毒。但是,由于寶寶的皮膚比較嬌嫰,這些香藤也沒有經過正規的消毒程序,容易引起孩子的皮膚過敏,使情況加重。最好的辦法是多用溫水給小孩洗澡,勤換衣,讓小孩保持衛生,多給孩子喝開水,多補充維生素,房間記得通風,蓋被穿衣時不要捂著孩子。
NO.3吃到魚刺——強行吞咽、喝醋
當小孩被魚刺卡到喉嚨時,最常用的方法是讓小孩立馬喝水或拼命吃飯,其實這種方法是不可取的,如果小魚刺的話可能會隨著食物一起滑下去,但一些大魚刺的話,不但咽不下去,反而會堵在半路上,到時可就麻煩了。也有一些人在慌亂之中會教小孩用力咳,希望可以把魚刺咳出來,這種方法也不可取,咳的歷害了容易把遇刺往里收,有時甚至咳出血,喝醋的方法雖說暫時將魚刺軟化了咽下去了,但魚刺可能已悄悄地跑到氣管里去,而自己卻沒有發現,疼痛感也消失了,誤認為是好了。但當過一段時間后,便出現反復咳嗽的情況,這就是魚刺沒有存留在體內造成的后果。所以當小寶寶被魚刺卡掉后應立即送到醫院去夾出來,不要因為省事而造成更大的麻煩。
NO.4小兒腹瀉——喝符水
有些地方有這樣的風俗習慣,小孩子腹瀉了或肚子疼了后就化點符水給孩子喝,這些符水的原料來自門后的灰塵或是一些符咒燒成后的灰,然后和著水一起喝下去。實際上,這就是一種蒙人的做法啊,你想想門后的灰多臟,還有那符化成后的灰都是一些渣渣,能有什么作用,所謂的這些符水都是一些心理因素在作祟,用的不好反而會傷害寶寶的身體。正確的做法是讓小孩適當補充一些粗糧,改善腸胃情況,或是吃一些止瀉的食物如蘋果等,或是用姜敷在寶寶肚臍上,如果是著涼引起的腹瀉的話還要注意讓肚臍保曖。
NO.5寶寶感冒——大蒜敷腳
曾經有位寶媽偏信網上的偏方,拿大蒜搗碎敷到孩子腳板心,結果感冒沒好,伢的腳還起了大水泡。雖然大蒜是有預防和治療感冒的作用,但不適宜當成藥方使用。長時間敷大蒜的話,大蒜會灼傷腳心。而且大蒜素對皮膚的刺激很強,幼兒的皮膚又薄又嫩,處理不好很容易感染。建議寶媽們在寶寶感冒時還是要注意寶寶的保曖,切莫偏聽偏信一些什么偏方,當心貽誤寶寶病情。
NO.6腮腺炎——涂仙人掌汁或墨水
腮腺炎是一種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通過飛沫及病人接觸后傳染,多發于人群聚集處。有的寶寶得了腮腺炎爸媽會用仙人掌的汁或墨水涂到患處,認為過一兩天就能好了。但是,仙人掌是不能亂用的,有些寶媽就是因為信了這些方法,從而導致孩子的臉越來越腫,還出現了紅斑和紅腫。事實上,仙人掌只對病毒性腮腺炎的治療效果比較好,對化膿性腮腺炎效果不好。在不確定是屬于哪種腮腺炎的話最好不要盲目使用偏方。
親愛的寶貝家長們,請遠離本文介紹的六種寶寶生病急救法。生病的寶寶更需要你們科學細心的照顧哦。
-
一天中有哪些保健養生的好習慣?一個人要怎樣變得不浮躁?一天中有哪些保健養生的好習慣?
-
白領的通病,常掄胳膊 ——肩頸不再疼!當今社會屬于大經濟時代,體力勞動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長久的“白領式”工作,于是長期面對電腦、坐姿不良引發的肩頸疾病的問
-
關于我國研發的新冠疫苗,您所關心的都在這里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分別于3月17日和4月14日舉辦新聞發布會,會上權威專家解答了我國自主研發的新冠病毒疫苗的相關信息。
-
痔瘡是會呼吸的痛 治療外痔用什么藥?稍有不慎,痔瘡這種討厭的疾病就可能纏上任何一個人。不管男女,都可能中招。而且有“痔”不在年高,年輕人喜歡坐在電
-
得內痔吃藥有用嗎?直達患處,藥效更直接!如今,得痔瘡的人可不少,而在痔瘡的種類中,得內痔的居多。想知道得了內痔怎么辦,患內痔吃些什么藥好,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內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