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是如何養生保健的
與現代人相比,我們的古人更重視養生。在古代,無論是男女老幼都會很重視養生保健,也會用各種各樣的方法養護健康。養生專家發現,直到現在依然有很多養生法值得我們現代人學習。接下來,小編我就總結了一些古代文人的養生方法,你可以根據自己的養生需求來使用,一起來看看。
古代文人
古代文人如何養生保健
逸游法 北宋著名文學家蘇東坡說過:“江山風月,本無常主,閑者便是主人。”利用節假日外出游覽,投身于大自然,探幽覽勝,能令人心曠神怡,疲憊、郁悶盡置身外。
臥游法 在年高體弱無力外出的情況下,將自己喜愛的山水畫貼于居室四壁,足不出戶,臥而賞之。元朝名畫家倪瓚在《促顧贄見訪》詩中稱之為“一畦杞菊為供具,滿壁江山作臥游”。
閑賞法 布置好自己的庭院,在庭院里栽花種草、飼鳥養魚,使環境清雅,能調節生活節奏,陶冶性情。明代詩人、戲曲家高濂曾著《燕閉清賞箋》,把鑒賞清玩作為文人養生的一項重要內容。
沐浴法 宋代文人沈存中說過:“衣服勤洗浣,以香沾之,身數沐浴……則神安道勝也。”《禮記·內則》也提出“五日則湯清浴,三日具沐”的要求。
散步法 南朝齊梁時思想家、醫學家陶泓景就說過“飽食,不用坐與臥,欲得行步務作以散之。”散步時須徐步緩行,老弱者不妨執杖相助。
靜坐法 北宋著名文學家蘇東坡十分推崇靜坐養生法,他曾在儋縣建一“息軒”,并題曰:“無事此靜坐,一日是兩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
睡眠法 南宋詩人陸游晚間讀書,一般不過晚10點。他說,睡眠是消除精神疲勞的最佳方法,文人經常熬夜思維能力下降,于身體健康無益。
這些就是古代文人的養生方法了,可見,古代文人是很重視養生問題的。今天介紹的養生法都都很簡單,對我們現代人也同樣適用。所以,如果你對這些養生法感興趣,不妨自己來試一試。需要注意的是,養生需要一個過程,只有堅持不斷的養生保健,才能讓你得到實實在在的養生效果。
-
一天中有哪些保健養生的好習慣?一個人要怎樣變得不浮躁?一天中有哪些保健養生的好習慣?
-
白領的通病,常掄胳膊 ——肩頸不再疼!當今社會屬于大經濟時代,體力勞動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長久的“白領式”工作,于是長期面對電腦、坐姿不良引發的肩頸疾病的問
-
關于我國研發的新冠疫苗,您所關心的都在這里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分別于3月17日和4月14日舉辦新聞發布會,會上權威專家解答了我國自主研發的新冠病毒疫苗的相關信息。
-
痔瘡是會呼吸的痛 治療外痔用什么藥?稍有不慎,痔瘡這種討厭的疾病就可能纏上任何一個人。不管男女,都可能中招。而且有“痔”不在年高,年輕人喜歡坐在電
-
得內痔吃藥有用嗎?直達患處,藥效更直接!如今,得痔瘡的人可不少,而在痔瘡的種類中,得內痔的居多。想知道得了內痔怎么辦,患內痔吃些什么藥好,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內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