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貧血在生活中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溶血性貧血是指由于紅細胞過早、過多的破壞而發生的貧血。由抗體參與的溶血反應所致貧血,即為免疫性溶血性貧血。那當患溶血性貧血怎么辦?溶血性貧血常見的問題有哪些?
Q:究竟什么是溶血性貧血呢?
A:溶血性貧血是指由于紅細胞過早、過多的破壞而發生的貧血。由抗體參與的溶血反應所致貧血,即為免疫性溶血性貧血,其中以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AIHA)最為常見, AIHA系體內免疫調節紊亂,產生自身抗體和/或補體,并結合于紅細胞膜上,致紅細胞破壞加速而引起的一組溶血性貧血。臨床上由于AIHA發病率高,治療周期長,病情遷延不愈而備受醫師與病友的關注。
Q:那么,為什么會發生溶血性貧血呢?
A:對于AIHA患者,查明其病因對隨后的診斷、治療及預后判斷極為關鍵。臨床上不足半數(約45%)患者病因不明(特發性),超過半數(約55%)患者繼發于下述疾病:造血系統腫瘤(如淋巴系統增殖性疾病)、結締組織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等)、病毒感染及免疫缺陷性疾病等。本例患者未查得其原發病,應診斷為特發性AIHA。AIHA的自身抗體可分為IgG、IgA、IgM三類,上述抗體產生機制尚未闡明。患者體內的自身抗體能破壞自己正常的紅細胞,以致發生溶血和貧血,破壞場所主要位于脾臟。
Q:溶血性貧血有哪些癥狀呢?
A:本病臨床表現多樣化,起病可急可緩,病情可重可輕,臨床上以慢性型為多見。慢性起病者常見臨床癥狀為頭暈及全身乏力(貧血所致)、黃疸、尿色變深甚至醬油色、以及脾腫大。急性發病多見于小兒,特別是伴有感染者,重度貧血,可有寒顫、高熱、腰背痛、嘔吐和腹瀉;部分患者可出現休克及神經系統紊亂癥狀,如頭痛、煩躁以至昏迷。此外,繼發性者可能有原發病表現。
Q:溶血性貧血如何進行治療?
A:病因治療基于臨床上超過半數AIHA患者為繼發性,故應注重尋找病因,治療原發病最為關鍵,只有當原發病得到及時且適宜治療后,AIHA方可能緩解。
腎上腺皮質激素盡管副作用多且復發率高,腎上腺皮質激素目前仍是絕大多數AIHA的首選藥物。多數患者于一周后出現療效,待紅細胞計數恢復正常后可逐漸減量,減量速度取決于患者對藥物的反應,一般在4~6周內減至初始劑量的一半,以后逐漸減至最適維持劑量治療至少3~6個月,最后停藥。在皮質激素治療期間,應密切注意防治其副作用,如感染的機會增加,藥物誘發的消化性潰瘍、高血壓、糖尿病、骨質疏松等。
免疫抑制劑的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無效或依賴者,及脾切除無效或有切脾禁忌證者可選用免疫抑制劑。較常用免疫抑制劑,如硫唑嘌呤或環磷酰胺。治療期間應密切注意其骨髓抑制毒性及治療相關性惡性腫瘤等。硫唑嘌呤或環磷酰胺與皮質激素合用可能有助于提高療效,若治療3個月后仍無療效反應則應更換療法。嚴重AIHA患者亦可聯合應用皮質激素與達那唑,二者間有一定協同作用,貧血糾正后皮質激素可逐漸減量直至停藥,單用達那唑維持,療程一般不少于1年。此外,對于皮質激素和達那唑聯合治療無效者,亦可試用環孢霉素A或大劑量丙種球蛋白。
輸血AIHA患者應盡可能避免輸血(包括成分血),因溫型自身紅細胞抗體具有同種抗體特性,導致輸血后多有嚴重反應,甚至加重溶血。
-
一天中有哪些保健養生的好習慣?一個人要怎樣變得不浮躁?一天中有哪些保健養生的好習慣?
-
白領的通病,常掄胳膊 ——肩頸不再疼!當今社會屬于大經濟時代,體力勞動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長久的“白領式”工作,于是長期面對電腦、坐姿不良引發的肩頸疾病的問
-
關于我國研發的新冠疫苗,您所關心的都在這里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分別于3月17日和4月14日舉辦新聞發布會,會上權威專家解答了我國自主研發的新冠病毒疫苗的相關信息。
-
痔瘡是會呼吸的痛 治療外痔用什么藥?稍有不慎,痔瘡這種討厭的疾病就可能纏上任何一個人。不管男女,都可能中招。而且有“痔”不在年高,年輕人喜歡坐在電
-
得內痔吃藥有用嗎?直達患處,藥效更直接!如今,得痔瘡的人可不少,而在痔瘡的種類中,得內痔的居多。想知道得了內痔怎么辦,患內痔吃些什么藥好,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內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