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用藥進入這3個誤區 中風風險高
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病癥,一年四季都會發病。在冬季患者會比較重視自己的血壓,但是到了夏季,以為危險期過去了,思想上就開始放松。結果,不少高血壓患者出現了血壓波動,甚至有的在氣候突然變化時,發生了中風等心腦血管事件,給患者增加痛苦。
據門診觀察,不少高血壓患者常常會走進以下三個誤區。
一是以癥狀代替血壓。許多高血壓患者只相信自我感覺,如沒有頭重、頭暈等不適癥狀,就不去作血壓檢測。其實,血壓高時并不是所有人都有癥狀,甚至發生中風時也不一定有感覺。
二是隨意吃藥。一旦發現自己血壓高就憑自己的經驗亂吃藥,甚至隨意加大藥量。
三是自以為長期吃一種藥不好,自作主張更換藥品。
這三種情況均易造成血壓失控或血壓降得太低而誘發中風等心腦血管事件。
高血壓患者除了要避免疲勞、要生活有規律、要注意平衡飲食、要適當運動外,還應注意兩件事。一是要自己測量血壓。有條件的在早上服藥前和下午2~3 時各測一次。二是一旦發生血壓異常,應請專科醫生調整藥物,不要隨意增減。這里需要特別關照的是,長效降壓藥的起效較慢,有的要一個月才起效,因此剛開始 服此類藥物的患者千萬不要性急,有問題,應找醫生解決,不要自行換藥,出現頭痛、頭脹等副作用時,也應找醫生解決。
1.脈壓差增大危險多:所謂脈壓差,是收縮壓減去舒張壓的差值。隨著年齡的增大、病程的延長,脈壓差會增大。過 去,人們一直以為這是一種生理現象,很多老年高血壓病患者常為自己“雖然高血高,但低壓正常”的情況感到欣慰。事實上,這種認識是錯誤的。脈壓差是反映動 脈損傷程度的一項重要指標,其真正原因是動脈硬化,而不僅僅是粥樣硬化,還有纖維化。脈壓差增大表示血管彈性差。
高血壓病、糖尿病、衰老等都可以改變動脈壁的結構和功能,使管壁變硬,彈性變差,動脈擴張,導致脈壓增大。一般50歲以后脈 壓差開始增大。與收縮壓和舒張壓增高一樣,脈壓差增大是心腦血管疾病獨立的危險因素。一般情況下,無論收縮壓還是舒張壓,數值越高,危險性越大。但是,當 收縮壓高于130mmHg時,收縮壓越高且舒張壓越低,則危險性越高。如收縮壓為160mmHg水平時,75mmHg的舒張壓比95mmHg的舒張壓發生 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性增加12%,這就是脈壓差在起作用。
-
一天中有哪些保健養生的好習慣?一個人要怎樣變得不浮躁?一天中有哪些保健養生的好習慣?
-
白領的通病,常掄胳膊 ——肩頸不再疼!當今社會屬于大經濟時代,體力勞動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長久的“白領式”工作,于是長期面對電腦、坐姿不良引發的肩頸疾病的問
-
關于我國研發的新冠疫苗,您所關心的都在這里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分別于3月17日和4月14日舉辦新聞發布會,會上權威專家解答了我國自主研發的新冠病毒疫苗的相關信息。
-
痔瘡是會呼吸的痛 治療外痔用什么藥?稍有不慎,痔瘡這種討厭的疾病就可能纏上任何一個人。不管男女,都可能中招。而且有“痔”不在年高,年輕人喜歡坐在電
-
得內痔吃藥有用嗎?直達患處,藥效更直接!如今,得痔瘡的人可不少,而在痔瘡的種類中,得內痔的居多。想知道得了內痔怎么辦,患內痔吃些什么藥好,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內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