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走在“過勞死”邊緣
著名畫家、導演陳逸飛在上海因病去世。大家一時不敢相信,這樣一個浪漫多情的藝術家怎會說走就走呢?一直忙于新片《理發師》的他,曾因胃出血住過兩天醫院,可病情稍有恢復他便又趕回拍攝現場,終積勞成疾、病情惡化。藝術家的離去又給我們敲了次警鐘:工作誠可貴,身體價更高。你身邊是否也有一些人還在“拼命”工作呢?對他們的生存狀態你如何看待?
表象一:超時工作
一次非正式聚會上,記者對13位不同職業、不同年齡人士進行了一次簡單的調查,結果發現他們中的8位,最近半年來,幾乎沒有按時下過班;還有3位,也在正式工作之外,用“兼職”的方式,無限度地延長著自己的工作時間。
競爭激烈,生活成本高,家庭負擔重,工作量大……他們用一個個理由“縱容”自己,以健康為代價,透支未來的生命來工作。
參加工作4年多的呂非,也有過年少輕狂的日子。剛參加工作不久,她就遇上過一次大會議,辦公室主任帶著她做方案,兩人在辦公室里吃了點快餐,一直做到9點多,呂非有點累了,就關了電腦想先走。沒想到主任生氣了:“你怎么這么沒責任心,活沒干完就要走?明天再做?來得及嗎?”
呂非留下了。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她給自己制定了苛刻的工作計劃,幾乎每天都超量完成,并且為此沾沾自喜,而且精神越來越好。然而,一年多過去了,呂非感覺越來越疲勞,起床越來越難,工作的效率也一天天降低,連成就感也漸漸消失,呂非試過放自己長假,可是,即便身處大自然,她都不安心,老是擔心自己會失去工作,擔心自己現在的職位會被別人“占領”。
回到單位,她加倍努力,但身體卻在抗議:她的頸椎、腰椎都出現了問題,不能久坐,不能久對電腦。“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停下來,但我真的很累……”她說。
表象二:20歲的人60歲的頸椎
幾天前,記者突然感覺腦袋發沉、手肘發麻、手臂無法上舉,趕到醫院檢查,卻嚇了一跳。
“你今年才幾歲?怎么頸椎像快40歲的人了?你看,頸椎曲度都沒有了!”推拿科許醫師指著X光片說。
乖乖坐到椅子上,開始牽引。
沒過幾分鐘,又沖進一個年輕姑娘,圍著厚厚的圍巾,“醫生,幫我看看,我脖子不能動了!”X光片結果很快出來:又一個30多歲的頸椎病人。由于頸椎病,她起床時落枕了。
“這還算好的,我有個病人,20多歲的人,卻有60多歲的頸椎。你們啊,真是不愛惜自己的身體!”許醫師一邊按摩一邊告訴記者。
而朋友更以“恐嚇”的語氣告訴記者,她認識一個年輕人,有著80歲的脖子。他喜歡趴在床上看書,喜歡躺著玩筆記本電腦,喜歡半靠著看電視。
許久之前,他就覺得自己的脖子跟肩膀經常很僵硬,酸痛得仿佛有許多只螞蟻在咬,連洗個頭腰都痛到無法彎,這才發現事情嚴重,趕快去看醫師,醫師診療后發現,他的頸椎病已經很嚴重,而且有輕微的椎間盤突出。
許醫師告訴記者,8成市民都有或輕或重的頸椎疾病。這病是不可逆的,通過游泳、瑜珈等體育運動可以部分改善病情,而桑拿、足療、按摩等,也只能暫時緩解癥狀。
誰正走在“過勞死”邊緣?
最近一項調查顯示,66%的人有多夢、失眠、不易入睡等現象;經常腰酸背痛者為62%;記憶力明顯衰退的占57%;脾氣暴躁、焦慮者占48%。還有調查結果表明,慢性疲勞綜合征在城市新興行業人群中的發病率為10%至20%,在某些行業中更高達50%,如科技、新聞、廣告等業從業者、公務員、演藝人員、出租車司機等,而這些都是“過勞死”的潛在人群。專家介紹說,目前人們所說的“過勞死”主要“青睞”三種人:
-
亞健康自測的十個方法其實我們的身邊有很多的人們正在處于亞健康的狀態當中,那么你知道嗎?到底我們的身體當中有沒有亞健康?我們應該選擇什么樣的方
-
自測:你屬于亞健康人群嗎?有很多人總是覺得自己的身體很健康,可是當體檢的時候卻發現自己的指標存在有異常的情況,其實這就是我們的身體是處于亞健康的狀
-
日常如何預防亞健康對于亞健康的護理,還要注意適當的鍛煉身體。最好是早晨起來進行鍛煉,但是一定要注意根據自己的體質來進行運動鍛煉。強度不要過
-
過度肥胖會造成哪些危害呢肥胖人群現象在日常并非少見,現在飲食營養有了很大提高,并且在飯后都沒有養成良好的運動鍛煉習慣,這樣久而久之的長期下去勢必
-
六點表現自測肝臟是否健康現在有一些人的生活壓力比較大,平時不注意自己的合理飲食而出現一些肝病,并且近年來一些肝病的發生率正在不斷地流行,發病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