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導致猝死的四種常見原因
生活中越來越多關于猝死的案例,這種突如其來的意外常常讓人難以接受,然而,猝死往往又有個潛在的健康隱患,就像一個不定時炸彈一樣隨時都有可能爆炸。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猝死的呢?下面,讓我為大家介紹四種常見猝死的原因。
1.心臟性猝死
心臟性猝死,是由各種心臟原因所引起的、以急性癥狀開始1小時內驟然意識喪失為前驅的自然死亡。心臟性猝死最可能的原因是心血管功能的障礙,使腦血供突然停止而喪失意識,最后導致生物學死亡。這種猝死最為多見,多發生于起病后1小時以內,有的甚至僅數分鐘,主要與嚴重心律失常有關。其中冠心病最為多見。有些人可以無心絞痛及其他心臟癥狀,冠心病隱匿存在,猝死為最早表現。不少所謂“健康者”猝死,即是這種情況。而高血壓病累及心臟,引起左心室肥厚者,也易發生猝死。另外,吸煙、肥胖、糖尿病和生活方式也與猝死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研究表明,吸煙使發生SCD危險性增加2-3倍,這是少數幾個導致冠心病猝死危險成比例增加的因素之一,肥胖是第二個可導致冠心病猝死危險成比例增加的因素,不習慣運動的人猝死危險也比經常運動的人高。
2.中風性猝死
一般中風引起的猝死從發病至死亡時間可達數小時至1天。多見于止血量多、出血速度快,累及重要生命中樞部位的出血性中風。也可見于范國大、累及重要部位的缺血性中風。有冠心病心房顫動,伴有左心房血栓形成者,一旦血栓脫落進入腦循環,造成多發性腦梗塞,便發生猝死。原有中風病史、腦軟化者,再度中風也易發生猝死。
3.肺源性猝死
肺源性猝死是指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哮喘病人,可因為夜間嚴重低氧血癥:呼吸性酸中毒而猝死,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患者,如過量使用止喘氣霧劑,可引起支氣管痙攣收縮,出現窒息缺氧,導致猝死。長期臥床不起的老人,因體弱無法用力咳嗽排痰,可致痰栓阻塞氣道,在繼發肺部感染時更為加重,從而導致肺源性猝死。
4.噎食性猝死
噎食性猝死是指老年人咀嚼功能差,吞咽反射不敏感,在飲酒后反應更為遲鈍,所以在進食、飲酒時常會發生“噎食”。大塊食物團塊可阻塞氣管,引起窒息死亡。這種死亡常突然發生,病人無法言語,常用手指著喉部,隨之臉面發紫,兩眼上翻,猝然傾倒。
究其原因,老年人因噎食而釀成猝死,首先是因為他們有牙病或牙齒缺失,咀嚼功能不良,容易囫圇吞棗;其次,老年人的腦血管病變發生率高,咽部發射力遲鈍,吞咽動作不協調;第三,嗜酒的老人飲酒后易失去控制力;第四,老年人食道狹窄,以致吞咽食物不順利;第五,老年人情緒不穩,易因受刺激而發生食道痙攣。上述諸因都易導致食物梗塞于咽喉或食道而致窒息。噎食是意外死亡的原因之一,國外統計資料顯示,此類死因占猝死原因的第六位。學者們認為,此病在我國呈上升趨勢,原因是老年人在餐館就餐的人和次數在不斷增加,又常被誤診,不易引起老年人及其親屬的重視。
預防猝死,關注健康,每年應進行一次全面健康檢查,觀察原有疾病的變化和有無新疾病的發生,對這些先天和后天的疾病,應積極治療,并避免情緒激動、勞累過度等誘因;出現征兆的不適或癥狀時,應盡快到醫院檢查、治療。
導致猝死的原因有很多,生活中的一些壞習慣都有可能是猝死的隱患。尤其是疾病性患者,當情緒起伏波動大時,更容易導致病發,出現猝死的情況。以上四種是最常見的猝死原因,建議患者大家要定期檢查身體,掃除健康隱患預防猝死。
-
那些突然猝死的人,死前都有這3種感覺!每個都很常見說起猝死,這是每年新聞報道都會出現的一個意外,這也不禁讓大家都提防猝死的出現,其實對于猝死的人,在死前會有比較常見的三個
-
白領一族遠離猝死的六大養生法則現在社會越來越多的人會出現猝死這種情況。平時大家需要注意合理的進行保健,而且要注意全面的進行調理,平時不要長時間熬夜,尤
-
如何緊急救助猝死人員 及如何預防猝死“猝死”聽著嚇人,但并不是不可避免的。事實上,只要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有足夠良好的生活習慣,良好的自測知識,以及預防方法,完
-
權威:猝死十大惡習 Top10《盤點猝死十大惡習Top10》,不是為了危言聳聽,而是有科學依據的。據某媒體曾報道過相關內容,該媒體稱,這是發表在國際權威學
-
猝死前兆有哪些 自測一下?今天要說點沉重的話題——“猝死”。前段時間,媒體曝出了關于“猝死”的新聞,這給我們敲響了警鐘。猝死雖然看似突然,實則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