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之交養生 貴在養陰防燥
立秋了,可天氣依舊很炎熱。面對著秋老虎的虎視眈眈,我們一定要注意養生保健才是。特別是夏秋之交,表面好似秋高氣爽的天氣,實則依然是高溫不退。而此時是*最為敏感的時期,特別容易產生倦怠、乏力、煩躁的感覺。因此,夏秋之交養生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入手。
注意養陰
進入秋季,雨水逐漸減少,“燥”為秋天的主氣,而燥最易傷陰,因此,秋季養生要注意養陰。第一、要多喝水,以補充夏季丟失的水分。第二、走進大自然的懷抱,漫步田野、湖畔、公園,接接“地氣”。第三、汗出過多會損*之“陰”,所以秋季鍛煉要適度,避免大汗淋漓。
注意防燥
秋天雨水少,天氣干燥,中醫認為,秋天對應的臟腑為肺,因此,秋氣與*的肺臟相通,燥易傷肺,肺燥容易出現皮膚干燥,咳嗽少痰、口干舌燥等癥狀。此外,因肺與大腸相表里,腸燥則容易出現便秘。所以防秋燥,重在飲食調理,比如適量的喝些淡茶、豆漿,食用一些能夠潤肺清燥、養陰生津的食物,如梨、甘蔗、荸薺、百合、銀耳等。
調理脾胃
民間有“貼秋膘”的習俗,以補償苦夏的損失。不過,秋天氣候涼爽,容易食欲大增,但突然暴飲暴食會加重胃腸負擔,在這樣的氣候條件下,更要注意調理脾胃,側重于清熱、利濕、健脾,以使體內的濕熱之邪從小便排出,促進脾胃功能的恢復,不妨吃點茯苓餅、芡實、山藥等,少吃寒涼食物或生食大量瓜果,消化道不適的人在秋季應當少食多餐,多吃熟軟開胃易消化的食物,少吃油膩食物。
預防秋乏
秋乏,是補償夏季*超常消耗的保護性反應,常表現為倦怠、乏力、精神不振等。防秋乏的最好辦法就是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增強身體素質,比如跑步、爬山等有氧運動。但不能大強度鍛煉,應循序漸進;其次就是保持充足的睡眠。祖國醫學注重形體和精神的調養,認為“眠食二者,為養生之要務,”良好的睡眠有“養陰培元”之效。睡覺的時候最好在子時之前,因為子時是陽氣最弱,陰氣最盛的時候,此時睡覺,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僅能養陰,睡眠質量也最佳。
預防感冒
俗話說:“交了八月節,夜寒白天熱”,在這個季節,感冒的增多與天氣變化無常有很大的關系,預防感冒,首先要根據氣溫變化適當地增減衣服,其次是室內的空調溫度不要過低,一般控制在25℃-27℃最好。
秋天是各種疾病的多發季節,所有的咳嗽、頭疼、哮喘并不一定都是由感冒引起的,所以,一旦患病最好到醫院診治,以免延誤病情。
好文推薦:
-
人到中年,七個習慣請盡量做到一半!有很多的人們在平時的生活當中,人到中年的時候都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多的,身體方面的疾病呢,那么人到中年7個習慣請盡量做
-
中國傳統養生保健方法之一:精神養生法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養生保健才能夠保護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中國傳統養生保健的方法之一,精神養生法到底是什
-
生姜泡腳可以去濕氣嗎?生姜泡腳有什么好處?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在這悠久的歷史中人們也尋找了一些關于養生的規律,都說用生姜泡腳可以去除體內的濕氣,而且對于人的身體健
-
可以幫男人預防前列腺炎的方法預防前列腺炎的方法有哪些?現在前列腺疾病很多,我們都要及時預防才能身體健康的!所以有很多傳統養生的方法我們也要注意!對身體
-
中老年人如何做好養生工作中老年人應該要做好身體養生保健的工作,平時鍛煉可以起到養生保健的作用,鍛煉時應該要注意幅度不宜過大,盡量堅持散步,堅持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