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城也怕疼”看細節(jié)的重要
這是個真實的故事:買拐杖的攤主每賣一根拐杖,都會不厭其煩地用膠皮套在拐杖尖上。他說:“手杖太硬,別扎疼長城了。”我為之贊嘆,不僅因其境界之高,更因其注重細節(jié),將理念落實在了具體的行動上。
“別扎疼了長城”。這個擬人化的說法出自一位攤主之口,使人感到的是,對名勝古跡的呵護。給手杖“穿上”“軟鞋”,這個細微的舉措令人感慨萬千。
能夠想到“長城也怕疼”的人并不多。過去游人穿平底布鞋,對長城的磨損小且平整。現在游人數量激增,不但腳踏釘著鐵掌的皮鞋,還常常拄著堅硬的手杖。日復一日,長城上的大條石變得坑坑洼洼、傷痕累累。如果都能更多的人能想到“長城也怕疼”,恐怕好多事情就好辦得多了。
疼,不是人類獨有的感受。腳踩綠地,小草會疼。用鐵絲勒樹,樹干會疼。濫砍亂伐,大地會疼。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要求人不能僅僅從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出發(fā),而要同時考慮到自然和環(huán)境中其它生物的感受和需要。
與這個故事相悖的例子比比皆是:會后就餐時,細心的主辦方發(fā)了兩張紙。一張是桌次,告訴你坐在哪桌。另一張是示意圖,告訴你坐哪個位置。這種注重細節(jié)的周到也令人欽佩,但兩張紙人手一套,看一眼就丟掉,百八十人要白白消耗200來張紙。每張桌子上都擺了名簽,大可不必再多此一舉了。全國每年要開多少會?恐怕很難說清楚,一次會浪費數百張紙,累計起來就等于毀掉了一片森林。
隨著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宣傳力度的加大,許多道理被越來越多的人所了解、甚至熟知。問題是,這些理念、道理、知識不能用來裝潢門面,也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其實,最重要的是要從細節(jié)入手,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上。
少用一張紙,少用一雙一次性筷子,隨手關閉不用的燈;澆灌綠地時別讓水噴出綠地,把水龍頭擰得緊一點兒……
在許多問題上,當一種正確的理念確定之后,缺少的就是具體的行動上了。大事要做,細節(jié)更需關注。而且,細節(jié)往往決定成敗。學習、生活的許多問題如此,愛護自然和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更是如此。
-
細數雷電帶給人類4大罕見益處說到雷電,人們都會想到怎么樣去預防它,以及防備它。雷電都有可能造就災難。為此人們對于雷電不僅有懼愄感。還有十分高的警惕性
-
還原古生物 俄韓專家聯手嘗試基因克隆猛犸象古生物對于我們而言,只能通過化石和電腦合成影像來還原,但是最近俄韓專家聯手嘗試基因克隆猛犸象,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能夠
-
淺析霧霾的危害 穹頂之下人人有責柴靜最近的紀錄片《穹頂之下》描述了我國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那就是霧霾,提出了產生霧霾的種種原因,并呼吁大家參與起來,治理
-
輕巧雕飾自然天成 世界5大自然美景清水出芙蓉,自然去雕飾,大自然的美麗往往都是自然形成,當我們看到那些美景時不由感嘆自然的魅力。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來看看世界
-
攀登愛好者推薦的幾座最棒的雪山冬天的人都不喜歡運動,但是長期的不鍛煉對于我們的身體是沒有好處的,大家不妨在冬日里去攀登一些雪山吧,下面小編總結了一些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