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秋燥 如何安度“多事之秋”
防治秋燥 如何安度“多事之秋”,中醫傳統醫學按照秋燥患者的癥狀一般把秋燥分為二類:一類是陰津虧損,癥狀為皮膚皸裂、口唇燥裂、舌紅、少津、毛發干枯、小便短小、大便干結難解,一派“干旱缺水”癥;另一類是肺陰津受損,其癥狀出現發熱怕冷、干咳少痰、或痰黏稠難于咳出,或痰中帶血以及喘息、胸痛等。
◆燥咳,還可以試試小偏方
◇生姜茶:生姜洗凈切10片、茶葉7克,共煮成汁飲服。該茶可發汗解表、溫肺止渴,對流行性感冒、咳嗽頗有療效。
◇蔗汁粥:取新鮮甘蔗500克,去皮榨汁備用。粳米50克煮成粥后兌入蔗汁60毫升,再用文火煮沸一次,調勻即可食用。
◇蜂蜜蘿卜汁:取白蘿卜400克,洗凈去皮切碎,用潔凈紗布包好榨汁,每次取60毫升加蜂蜜一匙,調勻吞服,一日三次,連服3~5天。本方對便秘者療效更佳。
◇杏仁燉雪梨:取甜杏仁15克,去皮打碎,雪梨1只洗凈去皮切片,同放碗內,加冰糖20克,放水適量,置鍋內隔水燉煮30分鐘即可服用,每天早晚各一次,連服3~5天。
◇川貝燉雪梨:取雪梨1只洗凈,橫斷切開,去核后放入川貝末6克,然后將兩瓣并攏,用牙簽固定,放入碗中加冰糖20克,放水適量,隔水燉煮30分鐘即可,吃梨喝湯,每日一次,連服3~5日。
◇貝母冰糖汁:川貝母5克研末,冰糖20克,同放碗內,加水150毫升,隔水燉煮20分鐘即可,早晚各服一次,連服3~5次。
◇陳醋冰糖汁:冰糖100克搗碎置入容器中,再倒入陳醋450毫升,浸泡3天,冰糖溶化后,在早飯前、晚飯后各服15毫升,可長期服用,止咳化痰效果最佳。
◆燥咳,有非處方中成藥可治
最近來藥店購藥的秋燥患者多為燥咳患者,由于秋燥咳嗽多纏綿難愈,患者往往感到非常煩惱。藥物治療秋燥咳嗽要針對病因病機,對癥采用清熱化痰、宣肺潤燥、養陰生津、潤肺止咳的方法,有幾種非處方中成藥特別對癥:
◇秋梨膏:該藥有養陰生津、清熱潤燥、止咳化痰的功效,適宜于干咳短氣,痰少而稠,或痰中帶血,口咽干燥,聲音嘶啞,形體消瘦,甚則午后潮熱,盜汗顴紅,舌紅少津,脈細數等。
◇橘紅丸:該藥有清宣肺熱、潤燥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對秋燥傷津、痰熱壅肺而引起的咳嗽最為合適。
◇萊陽梨膏:該藥有清肺化痰、生津潤燥、理氣止咳的功效,主治燥熱傷肺或肺熱久嗽陰傷、灼津成痰,肺氣上逆引起的咳嗽,癥見咳嗽有痰,咯痰不爽,痰少而黏,或痰中帶血,咽干口渴,聲重音啞,形體消瘦,骨蒸潮熱,顴紅盜汗,手足心熱,舌紅少苔,脈沉細而數等癥。外感咳嗽患者忌服。
◇雞蘇丸:該藥有清肺瀉火、潤肺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主治久患燥熱、灼傷肺陰、痰熱內蘊、肺氣失宣而久咳不止者,癥見咳嗆氣急,痰少或吐痰色黃稠,膠黏難咳或時有咳血,身熱口渴,咽喉燥痛,氣逆喘急,胸膈滿悶,骨蒸潮熱,顴紅盜汗,舌質紅苔黃,脈細而數等。但凡痰濕壅肺、寒痰停飲犯肺而引起的咳嗽氣喘等均應忌服。
◇二母寧嗽丸:該藥有清瀉肺熱、宣肺潤燥、止咳化痰的功效,主治燥熱傷肺、肺陰受灼、肺氣失宣而咳嗽者,癥見咳嗽久而不愈,干咳痰黃,量少黏稠而難以咯出,胸悶氣促,氣逆喘息,咽干口燥或聲啞喉痛,舌紅少苔,脈細數等。但外感咳嗽、寒痰咳嗽者禁服,忌食辛辣之物。
-
秋季保健小常識 “三拒絕”讓你安度涼秋有很多的人們在秋天里的時候,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保健才能夠保護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和長壽,那么秋季保健的小常識到底是
-
秋季老年人的養生方法有哪些老年人在秋季應該要多喝水,補充身體需要的水分,這樣可以避免秋季干燥對皮膚造成的損傷,天氣干燥時需要格外注意皮膚的保濕工作
-
秋冬季洗澡太勤皮膚“受不了” 每周一到兩次即可渡過了炎熱的夏季,隨著天氣的逐漸轉冷,秋季也到來了,那么秋季到了之后,天氣也開始變得干燥,那么我們洗澡后總是會出現皮膚干
-
秋季養生的方法有哪些最近應該要注意多喝水,平時應該要做好腎臟的調養工作,盡量少吃刺激性的食物,不宜吃油炸類的食物,應該要控制脂肪的攝入量,秋
-
秋季吃什么食物對身體好秋季可以適當吃一些豆制品,經常吃豆制品可以補充身體需要的優質蛋白,適當喝豆漿具有滋補身體的作用,并且能夠起到降低膽固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