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養生 既要防咳防燥還要防過敏
秋分節氣已經過去了,我們感受到了天氣涼爽的同時,也感受到了天氣的干燥。所以我們養生從防咳防燥防過敏開始。今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秋分”。與往年相比,今年入秋以來干燥、熱的時間偏長,雨水并不大。從近來門診情況看,“防咳、防燥、防過敏”為今年秋分的養生重點。
睡得晚易招燥邪
從秋分開始,起居上更應注意早睡早起。很多年輕人因睡得晚或過于辛辣飲食等不良習慣招致肺陰不足,再加上今年的秋燥比往年更加明顯,稍不注意養生,則會出現“嗓子干、鼻子干、干咳”等不適癥狀。
李巖主任介紹,近來門診中因咳嗽前來就診的患者明顯見多,因多為燥邪傷陰所致,很多就診患者會有干咳少痰、影響睡眠的情況。此時要立即就醫在醫生指導下用些滋陰的食材或藥物進行緩解,不可擅用抗生素類藥物。
干燥更需防過敏
秋分后,灰塵、氣候干燥等外界因素伴隨著冷空氣的侵襲,很容易出現過敏癥狀。有些人因為嗓子、鼻子、眼睛等接踵而來的不適癥狀,昨天看了呼吸科,今天又去看眼科,明天還計劃去看耳鼻喉科,奔走于不同醫院的各個診室,不僅浪費時間和金錢,還容易重復用藥。李巖主任提醒,秋分前后如果出現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咽炎等情況時,應先考慮是否與過敏有關,先遠離過敏原,如果癥狀沒有及時緩解,要在專業醫生指導下判斷是否是過敏引起。
少吃西瓜等偏寒水果
秋分飲食要遵循“宜收不宜散”的原則,少食蔥姜等辛味食材,適當多吃一些酸甜口味的果蔬,所謂“酸甘化陰”,以潤秋燥。
飲食上應注意以下三點:
一、多補充些水來養陰潤燥,例如喝些白開水、淡茶、豆漿、牛奶等。
二、多吃新鮮水果蔬菜,秋燥易傷津液,很多應季果蔬性寒涼,有生津潤燥、清熱通便等食療功效。但要注意的是,選擇水果時,最好選擇蘋果、梨子等應季水果,像西瓜這樣過于偏寒的過季水果還是不吃為好。
三、在膳食中,還可以多加些蜂蜜、百合、蓮子、芝麻、木耳、銀耳、冰糖等清補潤燥的食材,以順應肺臟的清肅之性。
秋分到了,大家的養生策略也要相應的發生轉變,上面介紹的秋分養生重點大家要好好了解一下,安度秋季不是問題哦!下,親們還是不要直接倒水了。
-
秋季保健小常識 “三拒絕”讓你安度涼秋有很多的人們在秋天里的時候,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保健才能夠保護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和長壽,那么秋季保健的小常識到底是
-
秋季老年人的養生方法有哪些老年人在秋季應該要多喝水,補充身體需要的水分,這樣可以避免秋季干燥對皮膚造成的損傷,天氣干燥時需要格外注意皮膚的保濕工作
-
秋冬季洗澡太勤皮膚“受不了” 每周一到兩次即可渡過了炎熱的夏季,隨著天氣的逐漸轉冷,秋季也到來了,那么秋季到了之后,天氣也開始變得干燥,那么我們洗澡后總是會出現皮膚干
-
秋季養生的方法有哪些最近應該要注意多喝水,平時應該要做好腎臟的調養工作,盡量少吃刺激性的食物,不宜吃油炸類的食物,應該要控制脂肪的攝入量,秋
-
秋季吃什么食物對身體好秋季可以適當吃一些豆制品,經常吃豆制品可以補充身體需要的優質蛋白,適當喝豆漿具有滋補身體的作用,并且能夠起到降低膽固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