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怎樣吃梨 生吃或榨汁
立秋過后,天氣也變得愈發的干燥,時間久了就會找人便秘、感冒等不適,因此立秋后要注意防燥。而吃梨有養陰潤燥的功效,那立秋后怎樣吃梨才養陰潤燥呢?下面就來看小編的詳細介紹吧。
生梨性寒味甘,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的功效,特別適合秋天食用。《本草綱目》記載,梨者,利也,其性下行流利。它藥用能治風熱、潤肺、涼心、消痰、降火、解毒。現代醫學研究證明,梨確有潤肺清燥、止咳化痰、養血生肌的作用。因此對急性氣管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出現咽喉干、癢、痛、音啞、痰稠、便秘、尿赤均有良效。梨又有降低血壓和養陰清熱的效果,所以高血壓、肝炎、肝硬化病人常吃梨有好處。梨可以生吃,也可以蒸,還可以做成湯和羹。
一、生吃梨,能解除因上呼吸道感染所產生的咽喉干燥癢痛、干咳及煩渴、潮熱等陰虛之癥。
二、將梨壓榨成汁,加胖大海、蟬蛻、冰糖少許,煮服飲之,對體質火旺、易生喉炎者,具有滋潤喉頭、補充津液的功效。
三、把生梨加冰糖或蜂蜜,熬成膏即成“秋梨膏”,可治療肺熱咳嗽。
四、梨切片,與杏仁五錢,桔梗、川貝各二錢,胖大海一錢同煮,可治因傷風感冒之后黏痰不愈者。
五、用梨一個,削去頂尖,成一蓋形,挖去核仁,納入川貝一錢,加入少許冰糖或蜂蜜,將梨蓋蓋回,隔水加熱燉熟,可治療痰火胸痛、咳嗽。
六、搗泥成梨糕,加冰糖后食用,能清熱,治風熱咳嗽。
七、連皮切成塊,和木瓜、密棗、豬骨一起煮湯,有消暑、清熱、開胃作用。
立秋后吃梨不僅能養陰潤燥,還能養生保健,但也不能一次性吃太多,尤其是那些脾胃虛寒的人更要懂得忌口。希望朋友們能健康度過多事之秋。
相關文章
-
秋季保健小常識 “三拒絕”讓你安度涼秋有很多的人們在秋天里的時候,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保健才能夠保護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和長壽,那么秋季保健的小常識到底是
-
秋季老年人的養生方法有哪些老年人在秋季應該要多喝水,補充身體需要的水分,這樣可以避免秋季干燥對皮膚造成的損傷,天氣干燥時需要格外注意皮膚的保濕工作
-
秋冬季洗澡太勤皮膚“受不了” 每周一到兩次即可渡過了炎熱的夏季,隨著天氣的逐漸轉冷,秋季也到來了,那么秋季到了之后,天氣也開始變得干燥,那么我們洗澡后總是會出現皮膚干
-
秋季養生的方法有哪些最近應該要注意多喝水,平時應該要做好腎臟的調養工作,盡量少吃刺激性的食物,不宜吃油炸類的食物,應該要控制脂肪的攝入量,秋
-
秋季吃什么食物對身體好秋季可以適當吃一些豆制品,經常吃豆制品可以補充身體需要的優質蛋白,適當喝豆漿具有滋補身體的作用,并且能夠起到降低膽固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