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前慎做子宮手術
王女士懷孕32周了,一家人滿心歡喜地等待著小寶寶誕生。可一天夜里,王女士突然劇烈腹痛,伴有出血,送到醫院后血壓也開始下降了,醫生診斷為“子宮破裂”。經醫院全力搶救,母親終于脫離危險,但孩子沒有保住。楊慧霞教授告訴《生命時報》記者,近年此類悲劇屢屢發生,究其原因,就是孕婦在懷孕前子宮做過手術,其中以子宮肌瘤剔除術居多。楊慧霞呼吁:“育齡婦女懷孕前做子宮手術一定要慎之又慎。”
楊慧霞說,女性的子宮平時只有一個拳頭大小,但懷孕后體積會膨脹數百倍,因此如果子宮上面有手術留下的瘢痕,懷孕后局部就會非常薄弱,撐破的風險急劇增加。“就好比補過的車胎,氣打得太足了,就容易發生爆裂。”據介紹,近年來由此發生的子宮破裂,多為懷孕32—34周的產婦,因為未足月,胎兒的死亡率極高,且孕婦的生命也受到嚴重威脅。
隨著這些年健康體檢的普及,不少女性一做B超能知道自己是否有子宮肌瘤。“根據統計,大約20%的育齡女性有子宮肌瘤,是名副其實的常見病。”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朱蘭教授告訴記者。患有子宮肌瘤的女性往往非常緊張,一是擔心懷不上孩子,二是擔心癌變。朱蘭介紹說,子宮肌瘤一般不會癌變,是否需要做手術由肌瘤的大小、部位、患者是否有生育要求等因素決定。一般來說,直徑在4厘米以上的肌瘤,才需要手術剔除,“因其有可能影響懷孕,另外在懷孕期間有可能發生紅色變性,導致疼痛、出血,增加流產幾率”。
據介紹,目前子宮肌瘤手術有三種方式:一是傳統的開腹手術,二是利用腹腔鏡的微創手術,三是經陰道的剔除手術。開腹手術由于在直視下進行,醫生縫合得往往比較到位;腹腔鏡手術近年來迅速普及,但對醫生的技術要求較高,每次剔除的肌瘤建議不超過5個,直徑在10厘米以下;經陰道手術對醫生的要求更高,每次剔除肌瘤建議不超過2個,直徑在7厘米以下。朱蘭表示,后兩種術式雖然屬于“微創”,但子宮上的創傷也一定不能忽視,因此必須嚴格掌握適應癥,不適合做的就不能盲目操作。
最后,楊慧霞提醒,如果不得不接受了子宮手術,需要等半年以上的時間再懷孕。“即使懷孕了,也要提高警惕,出現腹痛、出血等癥狀,馬上就醫,千萬不要麻痹大意,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
哺乳期屬于孕產婦嗎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人并不知道對于我們的孕媽媽來說,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的解決我們身體當中的現象,保護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才是
-
四個妙招 教你孕期吃肉不怕胖其實我們都知道在懷孕的時候大家也是非常的開心,而且懷孕的時候也是非常痛苦的,因為懷孕期間身體肯定會存在各種各樣的變化,有
-
產婦的保健日常護理該做哪些俗話說“生過孩子的女人才是真正的女人”是的,要經理過生產,我們才能夠體會到為人母的幸福。作為新生寶寶的媽咪,在關愛孩子的
-
產后護理的一般常規現在二胎開放了,新生力量也變得強大起來,許多家庭都很渴望一個新生命的降臨。我們先在此說一聲,寶媽辛苦了!生個孩子不容易,
-
孕婦保健手冊如何辦理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人并不知道,懷了孕的女性朋友們應該如何正確的保健才能夠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健康的保護的孕婦保健手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