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因素成幫兇 80后夫妻面臨生育危機
據調查顯示,我國每8對適齡夫妻就有1對不孕專家提醒,“80后”應謹慎對待生育問題,盡可能在最佳生育年紀,做好生育力評估,打造一個完美的寶貝計劃。
案例:結婚5年等不來1個孩子
這個月,30歲的A女士心情糟糕透了,輸卵管堵塞的結果令她十分沮喪,但又心有不甘。自己的愿望并不奢侈:和相愛的人擁有一個健康的寶寶。可這個在常人看來理所當然的愿望,A女士和丈夫已經整整等了5年。
婦幼保健院生殖醫學中心遇到A女士時,她正在詢問醫生,該不該選擇試管嬰兒要個孩子。門診室外的長椅上,還坐著一排和她情況相似的不孕不育患者。市民B小姐今年27歲,也遭遇同樣的問題,由于子宮偏小,雌激素水平低下,結婚3年的她,始終沒有受孕成功。因為這件事,兩家人都背負著沉重的負擔。去了老婆婆家,老婆婆整天冷臉相對,去了自己父母家,媽媽唉聲嘆氣。
她自嘲地說:“我現在被弄得都有些神經質了,只要別人一提到生孩子的事,我就緊張得能跳起來。”
現狀:專家門診“一號難求”
其實,“80后”遇到這樣的尷尬,在年輕夫妻中已不再是個別現象。有統計顯示:20年前,我國育齡人群中的不孕不育率僅為3%,在全世界處于較低水平。而如今,育齡夫婦不孕不育率已經超過10%,而目前這個數字正在不斷攀升。
另外,前往醫院就診的夫婦數量也越來越多。南京市鼓樓醫院和市婦幼保健院的醫學生殖中心每年需要接診大量不孕不育患者,專家號可謂炙手可熱,“一號難求”。
這些數字的背后,是一張張焦慮和期盼的面孔,以及一個個家庭說不出的酸楚和痛苦。很多人弄不懂,明明現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吃得也更好了,生孩子應該更簡單才是,可為什么孩子卻遲遲不來報到?
婦幼保健院產科主任告訴記者,求診的患者平均年齡32歲,大多數在30-35歲之間。這些正值青壯年的育齡夫婦,面臨生不了孩子的難題,其原因除了自身疾病因素,還有一些是由于社會原因造成的,如忙于學業工作推遲婚育年齡、“丁克”反悔、頻繁人流等,都使得就診患者越來越多。
-
哺乳期屬于孕產婦嗎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人并不知道對于我們的孕媽媽來說,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的解決我們身體當中的現象,保護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才是
-
四個妙招 教你孕期吃肉不怕胖其實我們都知道在懷孕的時候大家也是非常的開心,而且懷孕的時候也是非常痛苦的,因為懷孕期間身體肯定會存在各種各樣的變化,有
-
產婦的保健日常護理該做哪些俗話說“生過孩子的女人才是真正的女人”是的,要經理過生產,我們才能夠體會到為人母的幸福。作為新生寶寶的媽咪,在關愛孩子的
-
產后護理的一般常規現在二胎開放了,新生力量也變得強大起來,許多家庭都很渴望一個新生命的降臨。我們先在此說一聲,寶媽辛苦了!生個孩子不容易,
-
孕婦保健手冊如何辦理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人并不知道,懷了孕的女性朋友們應該如何正確的保健才能夠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健康的保護的孕婦保健手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