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燒不一定是壞事
嬰兒發燒,長大不容易過敏
發燒是指體溫比標準體溫(37攝氏度)高出至少1攝氏度。37攝氏度是平均口腔溫度,稍微升高一點沒什么了不起,因為體溫隨著外界環境和心理因素的變化,隨時會有小范圍的波動。即便一切正常,體溫在一天里也會有變化,晚上溫度會比白天高一些。而兒童體溫的波動比大人更快,這可能跟兒童的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全有關。有研究顯示,嬰兒如果在1周歲以內發過燒,長大后就不太會得過敏等疾病。同時,還有人認為,發燒就是身體在努力自愈,所以不妨隨它去。
發燒促進兒童免疫系統發育
專家通過跟蹤調查一組美國兒童從出生到六七歲之間的健康狀況,發現:1歲以前沒發過燒的孩子,有50%會對灰塵或貓毛過敏;發過一次燒的小孩,過敏程度要輕一點;發燒過兩次甚至更多次的小孩中,只有31.3%的人會得過敏。主持調查的威廉姆斯博士說:“這說明發燒也許能促進兒童免疫系統的發育。”
該理論認為,過于清潔可能并不利于免疫系統的發育,而早期感染則可能提高免疫力,預防以后可能出現的過敏。現代的小孩生活在過于干凈的環境中,失去了和細菌接觸的機會,可能也因此錯過了建立完全的免疫能力的機會,所以以后孩子很容易出現過敏和哮喘。發燒是一種自衛機制,身體通過提高體溫創造了一種讓細菌不易繁殖的內環境。不同原因引起的體溫偏高不但能殺死入侵的病毒和細菌,還能提高淋巴細胞的代謝功能,使之能更好地應付感染。
家長仍需密切注意
發燒時吃藥是大多數人的習慣。但實際上,降溫不一定非吃藥不可,用冷毛巾敷一下可能就比吃藥好。如果打寒戰,可能少蓋點被子或噴點冷水就能降低體溫,雖然這種做法看來好像不合常理。
那么,是不是該把退燒藥丟到一邊去,對發燒置之不理呢?當然不是。要注意防止發燒中可能出現的脫水和兒童因發燒引起的抽搐。而且41攝氏度以上的高燒是很危險的,體溫過高可能影響大腦和心臟的正常機能。
我們不是說在孩子生病的時候,父母可以疏于照顧。對兒童發燒,要時刻注意。如果有以下癥狀,就需要及時就醫:3個月以內的嬰兒發燒超過37.9攝氏度;3到6個月的嬰兒體溫超過38.3攝氏度;6到12個月的嬰兒體溫超過39.4攝氏度;1到2歲的兒童持續發燒超過24或48小時;任何年齡段的兒童體溫超過39.4攝氏度或38攝氏度以上超過3天。另外,如果出現呼吸困難、脖子僵硬、嘔吐或拉稀也很危險,應該在第一時間送往醫院。
-
這些食物適合添加輔食的寶寶,既健康又營養,兒保醫生推薦給大家今天給寶爸寶媽們推薦幾種富含維生素,適合當季吃的蔬果,多讓寶寶食用,既健康又營養!
-
就因為穿衣不當,寶寶患了濕疹由于濕疹是一種病因比較復雜的皮膚炎癥性疾病,每一個寶寶的臨床形態以及發病部位都存在一些差異性,因此具體的用藥情況需要因人
-
中醫:小兒保健四大要穴對于我們的身體來說,有很多的東西都并不知道,對于我們小兒保健來說,有四大穴位能夠對我們的小兒的身體帶來非常好的狀況的,還
-
兒童保健原則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我們的兒童保健到底遵循什么樣的原則,才能夠保護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和張坐,那么兒童保健的原
-
兒童食用味精過多難長高?味精這在我們的生活中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廚房用品,而且很多人在做飯的時候都會用到味精,可以有提鮮的效果。但是你要知道,味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