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臍部護理的方法
照顧新生兒的肚臍須注意,是否有臍帶處潮濕,或由臍帶處不斷滲血,或滲出清黃色的液體,或顆粒狀糞便等異常現象。幫寶寶洗完澡以后,以棉花棒擦拭干凈肚臍部位的水,保持干燥,有問題時,應請教醫生診治。
當胎兒還在媽媽肚子里時,由臍帶吸取母親身上的氧氣和含有養分的血液。當新生兒呱呱墜地時,醫生會剪開連著母親和胎兒的臍帶,待臍帶傷口所結的痂掉了,就會留下痕跡,這痕跡就是肚臍了。正常的肚臍含有二條臍動脈、一條臍靜脈,胚胎期和臍腎動靜脈、臍門靜脈、臍膀胱動靜脈等形成臍腸管叢,作為母體胎兒間的聯絡網。當胎兒出生之后,這些動靜脈即漸行退化萎縮成細小韌帶,一般在出生20天以后,臍帶不再和體內各器官相通。
(1)臍部護理:在新生兒出生臍帶脫落前后,護理人員通常會用95%酒精(又稱脫水酒精)加以消毒,以加速臍帶的干燥,避免細菌感染。在正常的照顧下,臍帶在寶寶出生約7~10天之后,就會自然干燥脫落。通常不會超過14天,大部分的臍帶都很干脆地脫落下來,肚臍也很快干了。剛脫落的肚臍處,可能滲出一些血水,家長不需要太緊張,它會像一般的傷口一樣漸行愈合,此時仍依臍帶處理規則繼續處理就行了。
有些臍帶脫落的不完整,可能仍留一點在肚臍上,使肚臍經常是濕潤的,這樣的情形,很容易引起慢性發炎及肉芽組織增生,稱為臍息肉或臍肉芽。臍息肉芽若持續兩三個星期都沒有消退時,可以找醫生處理。
每次幫寶寶洗完澡后,記得肚臍部位的水要以棉花棒擦試干燥,保持肚臍干燥。以棉棒沾95%的酒精于肚臍處擦拭,由臍帶根部或凹處開始,然后向外擦至皮膚止,并于每次換尿布時,檢查臍部是否干燥,若臍部仍為潮濕,可重復以上的動作,以95%的酒精再次擦拭。干燥后的肚臍就容易脫落,也不易滋生細菌。
臍帶脫落之后,處理步驟也如上述一樣。此外父母也應隨時注意,保持嬰兒臍部處的干燥,避免尿布將其浸濕了,濕熱的肚臍容易藏污納垢而發炎。也不要硬扯未脫落的干的臍帶,以免出血。
(2)臍部疾病:由于胎兒時期,臍帶與腸道及膀胱曾有密切的關聯,在出生后若這關聯仍在,就可能發生肚臍與小腸相通,此時可見黃色黏稠的腸內液體從肚臍流出。也有肚臍與膀胱相通的,此時尿液會從肚臍流出,這些疾病都需要外科手術治療。如果肚臍在出生后兩三個月還有分泌物,就要考慮上述疾病了。
①臍疝:肚臍也會發生疝氣,所謂“肚疝”是指在小孩哭鬧或用力的時候,肚臍會凸出的病癥。正常的胎兒在媽媽的肚子里時,其腸道是膨出在臍帶中的,在出生后10周左右才會慢慢回縮腹內,腹壁也會逐漸密合。如果肚臍處的腹壁肌肉較薄弱,支撐力不足,當嬰兒用力時會使腹內臟器鼓出,而形成臍疝。
臍疝通常用肉眼即可診斷出來,用手指觸摸腹壁,一般在嬰兒用力時,腸子會鼓成2~3厘米大小的突起,鼓出之內容物又可推回腹腔內。臍疝氣不具危險性,大部分的患者會在1~2歲內自行痊愈,所以通常不必開刀。若小孩大于2歲還沒愈合,或腹壁缺損直徑大于2厘米,或另有其他因素,就要考慮以外科手術來治療了。
②沒有肚臍:有兩種先天性異常現象會使寶寶沒有肚臍。其一是臍膨出,這是腹內器官在出生時仍留在臍帶中,包括小腸、大腸,甚至肝臟,這些寶寶在手術治療之后,臍帶及肚臍都不見了。另一種異常現象稱為腹裂,這些寶寶在出生時腹壁是裂開的,腸道都露在外面,他們的肚臍在手術中被切除了。沒有肚臍并不會影響健康,只是不好看而已。
-
這些食物適合添加輔食的寶寶,既健康又營養,兒保醫生推薦給大家今天給寶爸寶媽們推薦幾種富含維生素,適合當季吃的蔬果,多讓寶寶食用,既健康又營養!
-
就因為穿衣不當,寶寶患了濕疹由于濕疹是一種病因比較復雜的皮膚炎癥性疾病,每一個寶寶的臨床形態以及發病部位都存在一些差異性,因此具體的用藥情況需要因人
-
中醫:小兒保健四大要穴對于我們的身體來說,有很多的東西都并不知道,對于我們小兒保健來說,有四大穴位能夠對我們的小兒的身體帶來非常好的狀況的,還
-
兒童保健原則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我們的兒童保健到底遵循什么樣的原則,才能夠保護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和張坐,那么兒童保健的原
-
兒童食用味精過多難長高?味精這在我們的生活中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廚房用品,而且很多人在做飯的時候都會用到味精,可以有提鮮的效果。但是你要知道,味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