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時辨體捏脊孩子身體棒
中醫認為,兒童受四季氣候影響易發病種也有所不同。春三月,兒童對溫差驟變的適應力差,多發呼吸道疾病及過敏性疾病。夏三月,兒童心火亢盛,脾土受困,易發夏季熱、厭食、腹瀉、暑溫等病。
寶寶反復感冒咳嗽怎么辦?寶寶常常厭食積食怎么辦?寶寶面色不佳怎么辦?這些都是兒科醫生最常聽的來自家長的疑問和憂慮。那么除了用藥,有沒有辦法幫助寶寶們改善身體狀況呢?
根據四時節氣的變化和兒童體質的不同,在傳統中醫捏脊療法基礎上增加推拿相應的穴位,創立了小兒四時辨體捏脊療法,經多年研究實踐能有效預防兒童反復呼吸道感染,增強消化功能,達到小兒強身健體的目的。該療法作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重點專科建設項目,日前已經通過天津市科技成果鑒定。該療法還被納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治未病”推廣項目。
中醫認為,兒童受四季氣候影響易發病種也有所不同。春三月,兒童對溫差驟變的適應力差,多發呼吸道疾病及過敏性疾病。夏三月,兒童心火亢盛,脾土受困,易發夏季熱、厭食、腹瀉、暑溫等病。秋三月,肺金當令,肺喜潤惡燥。秋燥天氣易有燥咳、腹瀉。冬三月,天氣寒冷易發呼吸道疾病。另外,中醫將小兒體質分為正常質、痰濕質、內熱質、氣虛質、氣陰兩虛質等不同類型。臨床中發現痰濕質小兒易患咳嗽、肺炎喘嗽、積滯、厭食等疾病;內熱質患兒易患扁桃體炎、口瘡等疾病;氣虛、氣陰兩虛質患兒易患反復呼吸道感染、病毒性心肌炎等多種疾病。小兒四時辨體捏脊法正是在捏脊基本手法的基礎上,針對不同季節不同體質兒童的易發疾病增加按揉相應穴位,以預防或減少各種疾病的發生,但需要患兒捏脊前確定中醫體質。
具體操作方法:操作時,家長依次進行捏、提、搓、推、捻、放、按、揉八個動作,稱為捏脊八法。其中前六法為互相關聯,連續不斷的操作,后兩法用以結束捏脊操作,起加強療效的作用。手法是雙手手握空拳,沿脊柱兩旁,用拇指指腹與食指、中指指腹對合,挾持肌膚,拇指在后,食指、中指在前。然后食指、中指向后捻動,拇指向前推動,邊捏邊從尾骶部開始向項枕部推移,一般捏到大椎穴,也可延至風府穴。
不同年齡捏脊方法不同。1至3歲自三遍每捏三提一,反復6遍;3至6歲自二遍每捏三提一,反復6遍。自下而上單程為一遍。
不同季節增加不同穴位。從立春時,在常規捏脊的基礎上加揉按肝俞、肺俞,以平肝防感;立夏起在常規捏脊的基礎上加揉按心俞、小腸俞,以清心去火;立秋時在常規捏脊的基礎上加揉按肺俞、大腸俞,以清肺止瀉;立冬起在常規捏脊的基礎上加揉按腎俞、膀胱俞,以補腎固陽。
不同體質加揉不同穴位。痰濕質,在常規捏脊操作的同時加三焦俞、脾俞以健脾化痰;內熱質,加肝俞、心俞、大椎以清熱;氣虛質,加脾俞以健脾益氣;氣陰兩虛質,加脾俞、肝俞以益氣養陰。
盡管捏脊療法操作簡單,可在家中進行,但家長也要經過相關醫生指導后再進行。捏脊在早晨起床后或晚上臨睡前進行療效較好,飯后不宜立即捏拿。背部皮膚有破損,患有癤腫、皮膚病時要暫停。另外,該療法適于半歲以上到7歲左右的寶寶。年齡過小的寶寶皮膚嬌嫩,掌握不好力度容易造成皮膚破損;年齡過大則因為背肌較厚,不易提起,穴位點按不到位而影響療效。
-
這些食物適合添加輔食的寶寶,既健康又營養,兒保醫生推薦給大家今天給寶爸寶媽們推薦幾種富含維生素,適合當季吃的蔬果,多讓寶寶食用,既健康又營養!
-
就因為穿衣不當,寶寶患了濕疹由于濕疹是一種病因比較復雜的皮膚炎癥性疾病,每一個寶寶的臨床形態以及發病部位都存在一些差異性,因此具體的用藥情況需要因人
-
中醫:小兒保健四大要穴對于我們的身體來說,有很多的東西都并不知道,對于我們小兒保健來說,有四大穴位能夠對我們的小兒的身體帶來非常好的狀況的,還
-
兒童保健原則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我們的兒童保健到底遵循什么樣的原則,才能夠保護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和張坐,那么兒童保健的原
-
兒童食用味精過多難長高?味精這在我們的生活中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廚房用品,而且很多人在做飯的時候都會用到味精,可以有提鮮的效果。但是你要知道,味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