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細化飲食 易導致寶寶惹上痔瘡
我們常說,一個人上大號就是換上痔瘡了。其實,痔瘡并不是那么簡單的事情。而且痔瘡是很難纏的癥狀,這是一種比較容易找上老年朋友的疾病,但是說痔瘡,在寶寶身上,也常為發生,這讓我們不免“大吃一驚”,這是為什么呢?下面大家就一起來看看專家的講解。
精細化飲食是罪魁禍首
以前幼兒長痔瘡的很少,現在逐漸多了起來,主要是因為吃得太精細,引起便秘。這么小的孩子,如果長期便秘,硬大便會導致肛門破裂,破裂后引起炎癥,長期刺激就形成外痔。
專家指出,這么小的孩子不能進行手術,還是要保守治療,預防感染,對癥處理,可以涂金霉素眼藥膏等消炎藥膏。
如果家長發現孩子便秘,最好是飲食調節。辦法是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如果年齡小,可以吃菜泥、果泥。她建議家長要培養孩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每日定時間、定地點訓練排便,以建立良性條件反射,養成按時排便的習慣。對于有的家長用土方,將麻油、豬油做潤腸劑或用瀉藥,這些方法萬萬不能用。因小兒胃腸很脆弱,用潤腸劑或瀉藥可能導致腹瀉不止。
預防小兒痔瘡日常注意
(一)注意局部清潔干燥
嬰兒的神經和肌肉的功能尚未健全,對大便的控制力差,有大便就排,所以排便次數多。有的是一邊吃奶一邊大便,甚至排便次數超過吃奶的次數,而且常常是稀便,這是乳兒特有的排便形式,對此不必擔憂。由于排便次數多,又常為稀便,如尿布更換不及時,很容易引起肛門皮膚潮紅、潰爛、感染等,俗稱“紅屁股”。要保持嬰兒的肛門健康就必須隨時更換尿布。同時在排便后用溫水或溫鹽水清洗肛門。尿布要用開水燙洗并暴曬。發生紅屁股時,洗后可撲上一些痱子粉,再用柔軟的干尿布包好。
(二)建立良好的排使習慣
兒童有時會發生大小便控制不住,污染衣褲,這是難以避免的現象,家長不宜過多責備,以免加重他們的精神負擔。要幫助孩子建立定時大便的習慣,到時間就去大便,如果沒有大便也不要長時間坐在便盆上。少數小孩有坐在痰盂上看小人書或玩耍的習慣,這對肛門保健很為不利,家長要幫助他們改掉。小兒腹瀉后肛門部可有里急后重感,他們會認為大便沒解干凈而慢慢坐在便盆上不愿起來,這樣很容易引起肛門病。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設法叫孩子起來,用手或棒刺激肛門使肛門收縮,并用溫水清洗和用熱毛巾熱敷肛門,幫助他們克服下墜感。同時要及時治療小兒腹瀉。如果發現小兒大便時哭鬧,或排便非常用力、甚至憋得面紅耳赤時要及時查找原因,對癥處理。
(三)要注意便盆衛生
兒童大多坐在便盆上大便,如便盆邊緣有破損可以擦傷皮膚、便盆不清潔可引起細菌感染。集體公用的便盆還會互相傳染疾病,所以便盆衛生要引起人們的重視。 另外,兒童大多穿開襠褲,小兒常常席地而坐,往往會發生感染和外傷,也應幫助他們克服這種壞習慣。
想要預防寶寶痔瘡,那么就需要建立良好的排使習慣,注意便盆衛生。
好文推薦:
-
這些食物適合添加輔食的寶寶,既健康又營養,兒保醫生推薦給大家今天給寶爸寶媽們推薦幾種富含維生素,適合當季吃的蔬果,多讓寶寶食用,既健康又營養!
-
就因為穿衣不當,寶寶患了濕疹由于濕疹是一種病因比較復雜的皮膚炎癥性疾病,每一個寶寶的臨床形態以及發病部位都存在一些差異性,因此具體的用藥情況需要因人
-
中醫:小兒保健四大要穴對于我們的身體來說,有很多的東西都并不知道,對于我們小兒保健來說,有四大穴位能夠對我們的小兒的身體帶來非常好的狀況的,還
-
兒童保健原則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我們的兒童保健到底遵循什么樣的原則,才能夠保護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和張坐,那么兒童保健的原
-
兒童食用味精過多難長高?味精這在我們的生活中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廚房用品,而且很多人在做飯的時候都會用到味精,可以有提鮮的效果。但是你要知道,味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