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預防運動傷害
自助天助,如何預防運動傷害?(上)
有網友談及「如何預防運動傷害?」這問題,以個人指導籃球隊的經驗,說穿了,主要關鍵其實都在于自己,小部份在于對手。
以籃球場上常見的運動傷害來說,自己造成的大概有頭部碰傷、手指扭傷、手腕挫傷、膝蓋扭傷、腳踝扭傷、抽筋、中暑或脫水等,對手引起的大概有臉部抓(刮)傷、胸部挫傷、大腿挫傷,以下就各種傷害的由來說明,你將可以理解運動傷害的預防是,需要「自助與對手助」。
自助而得天助
前述自己造成的傷害里,頭部碰傷絕大部是摔跤后腦著地,以及身體和對手接觸后碰撞球柱等;后腦著地在于許多籃球選手,都缺乏練習跌倒的技巧,亦即像柔道選手學習的「護身倒法」一樣。籃球選手還要學習跌倒?你不用懷疑,在幾年前的亞青集訓中,我就親眼目睹了外籍教練指導選手做魚躍撲地、跌倒的技巧,你假如沒有學過,跌倒了,當然容易后腦著地受傷。
頭部傷害另外關鍵在于自己所指的是,籃球規則寫的一清二楚,籃球比賽某部份有所謂合法碰撞,這像NBA還標示合法碰撞區即是;因此,你在做一些動作之瞬間,你本身有沒有利用零點幾秒思考過,你這動作,若對手碰撞會如何?也就是,你的動作下一步該如何,你準備了沒?所以,頭部傷害絕大部份是不是你自己造成的?你要耍帥、你要蠻干、或得理不饒人、或不懂察言觀色等等,沒有相當準備(包含保險投保多一點),當然頭碰球柱、碰墻而受傷啰!
手指扭傷(俗稱吃蘿卜干)絕大部份是抄截與接球所致,這是基本動作問題;因為以籃球的抄截與接球動作來說,都是手指朝向上或向外。抄截是阻絕(deny)動作的延伸,而阻絕動作是手掌與頭部約同高,掌心朝向球、手指朝上,除非時機不對(自己體能之敏捷性不佳),否則不可能手指朝球抄截,如此當然不可能手指扭傷。
接球動作亦然,正常的接球動作是,來球在腰部以上是手指朝上、掌心朝球準備接球,來球在腰部以下是手指朝下、掌心朝球準備接球,如此也不會發生手指朝前接球而挫、扭傷;就算傳球過程被對手阻撓片刻,因而手指應變時機不對,但只要自己體能之敏捷性保持良好,也不致發生手指挫、扭傷。
手腕挫傷則是跌倒時候發生居多,這如同前述,籃球選手也要學習跌倒要領一樣,包含體能、魚躍撲倒、前滾翻、后滾翻等動作,其實都可以預防手腕的挫傷;試想,一個體能好的籃球選手,怎么可能讓對手一推、一撞就跌倒?試想,要正面跌倒瞬間,你會魚躍撲倒,如此是大腿與腹部先著地,絕不可能單純手掌直接撐地,如此,怎會手腕挫傷?
試想,你會護身倒法或者后滾翻,當對手正面碰撞,不是采取護身倒法的臀部先著地,就是以后滾翻的蹲、坐、然后后滾翻,如此,怎會手腕挫傷?各位再回頭想想許多NBA的比賽鏡頭,是不是很多球員,經常撲地后貼地板滑行,或者跌倒后以前滾翻或后滾翻做翻滾動作,當然這里頭有少許是作秀行為,但是,絕大部份是保護自己、避免受傷的動作。
膝蓋扭、碰傷多數是體能狀況不佳、訓練方式不當、跌倒等因素;體能不佳,嚴格說來是說四頭肌(大腿前面肌肉)肌力或肌耐力不佳,因而膝蓋附近韌帶容易受傷,這包括前十字、后十字、側韌帶等,肌肉、韌帶沒力,表示訓練不足或狀況不佳,訓練不足體能不佳,當然很容易受傷,因此,這絕對是自己的問題。
訓練方式不當是指,一些體能訓練里,不合理的訓練處方,或強度一下子太強,或組、次數一下子從事太多,或訓練的動作不正確、或訓練場地過于堅硬等等,有部份是教練使然,也有部份是自行訓練者不解訓練法精義所致,所以,還是和自己相關。
跌倒因而碰撞膝蓋的傷害,除了部份是前述選手不精跌倒要領,這自己行為以外,也有是在水泥地面摔跤的碰撞;以這理由來討論,明知道水泥地打球可能帶來某些傷害,從事者堅持參與,又不帶護膝,膝蓋碰撞受傷,我想不出來可以責怪那些人?所以,前篇討論運動與呼吸里,談到街頭籃球在堅硬場地可能導致傷害,你是否覺悟了?
腳踝扭傷、抽筋,若以運動力學和運動生理學、運動訓練法來解釋,當然是自己本身問題;腳踝扭傷以力學來解釋它是,力量的不平衡與肌力不足所致,因為當*躍起空中,正常情況身體應該能夠保持平衡,除非體能不佳這種缺失,不然,這躍起的選手應該能夠平穩的著地。
接著是雙腳著地,若不幸踩到別人雙腳,因而失去平衡的時候,正常情況,*的腳踝有些緩沖的自然機制,它有些極限的伸展范圍,例如正常腳踝可以向上活動約20度、向下50度、內翻約30度、外翻約15度,所以,假如只是稍微的踩偏情形,在你的肌力尚足以應付情況,你絕對可以「安然無恙」,除非你肌力差。
其次,若踩著瞬間有稍微超出*腳踝伸展范圍,以運動訓練學和力學來解釋是,你平常運動前操作了伸展操,平常也從事柔軟度訓練、肌力或肌耐力訓練,此時的肌力不平衡,在你已具備肌力、柔軟度情形下,腳踝肌肉與韌帶會自然反射的生理學頡抗,如此這踩著別人雙腳超出范圍情況,你也只是「喔」一聲后,仿佛無傷的還可以輕微慢跑,這種情況,只要休息、冰敷個一兩天,做個貼扎,還是一尾活龍。
中暑或脫水等也都一樣,中暑是場地、氣候因素,脫水則除了場地、氣候外,還包括自己水份補充的問題;你看場地、氣候濕熱,還要下場打球,而且時間還持續很久,分明是和自己身體過意不去。聽過或看過國外足球選手來臺灣準備比賽,卻因場地不佳而拒絕出賽的事嗎,外國人比較聰明是不?不是,而是他們都有常識判斷能力,不會拿自己身體開玩笑,而你是怎樣的一個人?
自助天助,如何預防運動傷害?(下)
求人或閃人
對手引起的傷害是臉部抓(刮)傷,這原兇大部份是對手指甲,然后才是對手有意或無意的撥球動作;一般來說,籃球的個人防守動作對球施壓(pressuretheball),它是在持球者已經保護球之下,還要對這持球者騷擾,如此才構成持球者的壓力,這才稱之為對球施壓;所以,當持球者持球尚未下球(運球),防守者基本要求,本來就該對持球者做撥球、騷擾,這動作是手掌朝上,所以當然容易發生臉部抓(刮)傷,就籃球基本動作來說,這抓(刮)傷誠屬無心之過,別怪對手是個「毀容院的院長」。
另外會造成臉部抓(刮)傷是,運球者在運球過人時候,防守者沒有做好阻運(stoptheball),在企圖破壞運球者繼續前進企圖下,出手欲撥掉球,這動作因為運球者是繼續前進狀態,所以上半身,尤其是頭部會和球體幾乎同一立體位置,而防守者卻因為是在原地出手下,手指往臉部抓(刮)傷是可想而知的事;同理,如果以他(指這防守者)的防守動作尚未成熟看待,你就別責怪對手啰。
當然,也有情事是,另一防守者的幫忙干擾動作所引起的臉部抓(刮)傷;在許多斗牛場上發生這種臉部抓(刮)傷時而可見,主因是運球前進過程,對手基本上都需要做好隨球移動與幫忙防守,也因為許多球員的幫忙防守訓練不當,所以,伸手以抄球動作的情況,是蠻合理的,同理,你若被抓(刮)傷臉部,就多擔待點。
胸部挫傷則大部份在防守時,進攻者做轉身動作,而因為對方「拐子」并沒長眼睛,所以呢,對手肘部正面侵犯你的胸部,輕者哀一聲、咳一下就罷,嚴重者胸內挫傷、肋骨骨折、連呼個吸都會痛;當然,我看過許多正常的基層教練,在指導球員轉身動作時,都會特別叮嚀肘關節的動作不可傷人,但我也親眼看過,某甲組球隊教練、某大學甲一級球隊教練,要選手「以拐傷人」,以此推論,這種教練大概好不到那里去。
大腿挫傷,則大部份是你是個進攻者,而在運球過人、或者空手切時,對手的防守動作不當,因而對方膝蓋頂著你的大腿,這也是俗稱「吃雞腿」;發生大腿挫傷主要都是在于,防守者的防守滑步之第一步來不及所致。
就個人經驗上是這樣認為,以一般人來說,防守滑步的訓練幾乎等于零,理所當然做這動作就慢半拍以上,不獨如此,防守者滑步時身體重心也頗低、膝蓋低,在防守滑步動作慢,運球過人或空手切過人快、身體重心較高狀況,如此當然就會頂、挫進攻者的大腿;這動作雖是對方無心之過,但發生嚴重后,甚至于比腳踝扭傷、胸部挫傷還令人難過。
像個人就曾經發生這樣情事,因為平常也沒有像選手從事重量訓練,所以大腿(四頭肌)的韌度當然不堪撞擊,這一撞、加上處理不當,整整休息一個半月;也就是,假如你是選手,你凡常就從事重量訓練,或者增強式訓練,尤其大腿肌肉的訓練,那么,這雞腿一吃,頂多休息二、三天就可以恢復正常,這是個人帶球隊近二十年的經驗。
但是,你假如只是從事一般的體能訓練,或只是球隊訓練時跟著訓練,發生這吃雞腿,那也是吃不完兜著走;進一步說,像我們也不是選手的一般人,這一頂、挫,嚴重大概肌纖維、肌束斷裂,然后你會發現大腿凹陷,一個月休養是跑不掉的。
因此總結,以上案例絕大多數是由對手引起,當然你可以像我現在這樣的打球方式,一發現對手打法兇猛、經常不擇手段要贏,你可以嘗試兩種方式應付,一是當面告知對手,這是「PLAY」不是「GAME」、選拔國手,別這般行為,因為這容易傷人;其次就是當著許多人面前告知以后,馬上閃人不給他面子。
-
運動損傷急救處理,必要時可以救你一命!每個人的生活中都可能喜歡運動,而且在運動的時候才可以保護我們的身體,經常運動才可以讓身體更加健康的,可是在運動期間每個人
-
腳踝/手腕扭傷了怎么辦?關節扭傷的急救措施我們都知道這生活中每個人都特別喜歡運動的,可是在做運動的時候,可能很多人都會出現一些受傷的,如果是關節受到傷害的情況下,
-
腳踝扭傷 不宜立即熱敷腳踝處發生扭傷,這對于大家來說是在日常生活中會經常發生的事情,那么對于腳踝部發生扭傷之后,我們到底應該如何正確的做好護理
-
腳扭傷應該怎么消腫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會出現一些腳扭傷的現象,并且腳扭傷以后可能會出現一些紅腫的現象,所以,平時應該進行及時的消腫方法。腳
-
孩子意外跌傷如何急救處理平時一些家長可能不注意孩子的一些行動,而讓孩子出現跌傷的現象,比如從高處跌起或者是走路的時候會出現跌倒的現象而出現摔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