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藥膳的經典——滋補酒
滋補是人類長久以來的重要話題,只要有人的存在,就有養生之道。古代的勞動人民通過智慧和勞動為我們留下了許許多多的保健養生良方,滋補酒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種。
滋補酒用藥,講究配伍,根據其功能,可分為補氣、補血、滋陰、補陽和氣血雙補等類型。
《博物志》曾記載道:昔有三人冒霧晨行,一人飲酒,一人飽食,一人空腹。
空腹者死,飽食者病,飲酒者健。此酒勢辟惡,勝于他物之故也。'從這則記載可以看到酒對于健康的作用,但更能說明酒與藥之密切關系的內在因素還可從以下幾點得到發掘。
食藥合一:藥往往味苦而難于被人們接受,但酒卻是普遍受歡迎的食物,酒與藥的結合,彌補了藥的苦味的缺陷,也改善了酒的風味。相得益彰。經常服藥,人們從心理上難以接受,但將藥物配入酒中制成藥酒,經常飲用,既強身健體,又享樂其中,卻是人生一太快事。
酒為百藥之長:《漢書·食貨志》中說:'酒,百藥之長'。這可以理解為在眾多的藥中,酒是效果最好的藥,另一方面,酒還可以提高其它藥物的效果。酒與藥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在遠古時代,酒就是一種藥,古人說“酒以治疾”。'醫'的古文字是'____',本身就是一種釀造酒。古人釀酒目的之一是作藥用的。可見在古代酒在醫療中的重要作用。遠古的藥酒大多是釀造成的,藥物與酒醪混合發酵,在發酵過程中,藥物成分不斷溶出,才可以充分利用。
遠古時期滋補酒
殷商的酒類,除了'酒','醴'之外,還有'鬯'。鬯是以黑黍為釀酒原料,加入郁金香草(也是一種中藥)釀成的。這是有文字記載的最早藥酒。鬯常用于祭祀和占卜。鬯還具有驅惡防腐的作用。《周禮》中還記載:'王崩,大肆,以 鬯 '。也就是說帝王駕崩之后,用鬯酒洗浴其尸身,可較長時間地保持不腐。
從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中出土的的一部醫方專書,后來被稱為《五十二病方》,被認為是公元前3世紀末,秦漢之際的抄本,其中用到酒的藥方不下于35個,其中至少有5方可認為是酒劑配方,用以治療蛇傷,疽,疥瘙等疾病。其中有內服藥酒,也有供外用的。
《養生方》是馬王堆西漢墓中出土帛書之一,其中共有六種藥酒的釀造方法,但可惜這些藥方文字大都殘斷,只有'醪利中'較為完整,此方共包括了十道工序。
但值得強調的是遠古時代的藥酒大多數是藥物是加入到釀酒原料中一塊發酵的。而不是象后世常用的浸漬法。其主要原因可能是遠古時代的酒保藏不易,浸漬法容易導致酒的酸敗。藥物成份尚未溶解充分,酒就變質了。采用藥物與釀酒原料同時發酵,由于發酵時間較長,藥物成分可充分溶出。
我國醫學典籍《黃帝內經》中的《素問·湯液醪醴論》專篇曾指出:'自古圣人之作湯液醪醴,以為備耳'。這就說古人之所以釀造醪酒,是專為藥而備用的。
《皇帝內經》中有'左角發酒',治尸厥,'醪酒'治經絡不通,病生不仁。'雞矢酒'治臌脹。
漢代至唐代之前的滋補酒
采用酒煎煮法和酒浸漬法起碼始于漢代。約在漢代成書的《神農本草經》中有如下一段論述:'藥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漬者'。用酒浸漬,一方面可使藥材中的一些藥用成分的溶解度提高,另一方面,酒行藥勢,療效也可提高。漢代名醫張仲景的《金匱要略》一書中,就有多例浸漬法和煎煮法的實例。如'鱉甲煎丸方',以鱉甲等二十多味藥為末,取煅灶下灰一斗,清酒一斛五斗,浸灰,候酒盡一半,著鱉甲于中,煮令泛爛如膠漆,絞取汁,內諸藥,煎為丸。還有一例'紅藍花酒方',也是用酒煎煮藥物后供飲用。《金匱要略》中還記載了一些有關飲酒忌宜事項,如'龜肉不可合酒果子食之,''飲白酒,食生韭,令人病增','夏月大醉,汗流,不得冷水洗著身及使扇,即成病'。'醉后勿飽食,發寒冷'。這些實用知識對于保障人們的身體健康起了重要的作用。
-
男人想長壽必用5個養生秘方是哪些其實有很多的男性朋友們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養生長壽,才能夠讓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的男人,想長壽必須用的5個養生的秘方到
-
治消化不良的偏方 這樣吃效果一級棒消化不良給我們的身體帶來的傷害也是比較多的,那么你知道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的改善的,消化不良這樣的現象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好
-
老中醫養生秘方是什么 一起來變得更健康說起養生保健,大家一般都會想到老年人,其實不光是老年人需要做好養生保健,對于一些年輕人來說,由于長期生活在高壓之下,對于
-
女人養生常見食物有哪些女人經常吃芝麻對皮膚有好處,并且芝麻還具有養護頭發的作用,可以讓頭發變得烏黑亮麗,經常吃黑芝麻和黑豆,可以讓皮膚變得光亮
-
女性保養身體的秘方有哪些女人保養身體應該要做好皮膚的保健工作,需要補充身體需要的水分,平時要養成勤喝水的習慣,能夠保持排便通暢,需要根據膚質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