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癱病人的家庭護理常識
1、進清淡易消化飲食,多吃些蔬菜水果,促進胃腸蠕動,加強營養。
2、培養大便習慣,每日定時(如晚8點)用開塞露或按摩等促進排便,養成規律大便的習慣;插尿管者應每3——4小時放小便一次,以免膀胱攣縮,尿管應每周更換1次,預防尿路感染。
3、定時翻身、扣背,促進咳痰避免形成墜積性肺炎。床鋪要平整、清潔、柔軟,預防褥瘡形成
4、癱瘓肢體給以被動活動、按摩或針灸治療,預防肌肉萎縮,促進恢復,有部分自主活動者,加強自主功能鍛煉。
帕金森病,又稱震顫麻痹,是老年人易發生的一種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疾病。靜息性震顫和強直是本病的主要特征,它可使患者逐漸喪失生活自理能力而造成殘廢。其致殘率與病程長短有關,病程1—5年者致殘率約為25%,5—9年者其致殘率約為60%,而lO—14年者致殘率可在80%以上。
帕金森病患者心理上要樂觀,切忌自暴自棄,悲觀厭世。作息要規律,保證睡眠的時間和質量。飲食要規律合理,多吃些健腦的食物,如魚蝦、蛋黃、核桃和牛奶等。盡量獨立完成各種日常活動,如站立、行走、穿衣、洗漱、進餐、大小便和寫字等。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如堅持散步、跑步、打太極拳、練健身球和練俯臥撐等運動。認真進行功能鍛煉,以減少致殘率,提高生活質量。下面列出了幾種常見的鍛煉方法,患者可根據自身情況加以選擇,并制定詳細的訓練計劃,以使每個關節和肌肉都得到充分鍛煉。
準備活動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取坐位或站位,做10次深呼吸。吸氣時要注意盡量將胸部和肩部向上抬起,呼氣時全身放松。吸氣時最好用鼻吸氣,并想象氣體向上到達前額,然后經過頭頸,從背部到達腳底。
頸部鍛煉取坐位,頭向后仰,5秒鐘后回復,再低頭5秒鐘后回復;頭向左轉,5秒鐘后回復,再向右轉,5秒鐘后回復;頭向左靠,5秒鐘后回復,再向右靠,5秒鐘后回復;頭向前緩慢地作順時針、逆時針旋轉各1次;努力上提頭部,5秒鐘后放松;下頦前伸,5秒鐘后回收。以上每項動作做5一10遍。
上肢鍛煉取站立位,雙手在體前交叉,手心朝里,然后兩臂向身體兩側甩起,至頭部上方時屈肘,使兩手搭肩,然后兩臂伸直,往下甩,放在體側。雙手向后在背部扣住,反掌外推,同時挺胸收腹,堅持10秒鐘后回復。雙手叉腰,然后緩慢地向上移動,從腰部到腋下,再從腋下到腰部。雙臂伸直,向前平舉,然后緩慢而有力地做水平的擴展動作,再雙臂伸直上舉,并緩慢而有力地向后擺動。以上每項動作重復5—10遍。
下肢鍛煉取站立位,背部緊靠墻壁,做原地高抬腿的踏步動作,踏步時腳要盡量抬高,連續踏步20次;用手扶住墻壁,練習蹲下,蹲得越低越好,連續下蹲20次;左手扶墻,右手抓住右踝關節,向后向上拉,5秒鐘后回復;然后右手扶墻,左手抓住左踝關節。向后向上拉,5秒鐘后回復,左右反復做5—lO次;盤坐在地板上,腳掌相對,用手向下壓膝部,使膝部靠近地板,5秒鐘后回復,重復5—10次。
腰部鍛煉取站立位,雙腿分開同肩寬,左臂彎曲放在身上,右臂高舉過頭,然后緩慢地向左側彎曲,保持5秒鐘回復;再換向右側彎曲;雙手置于頭上,肘關節彎曲,左手抓住右肘,右手抓住左肘,然后緩慢地向左轉,保持10秒鐘后回復,再向右轉,保持10秒鐘回復;兩腳分開同肩寬,身體向左轉,左手拍腰骶部,右手拍左側膝關節,頭向左后看,然后做相反的動作;床上平躺,膝關節屈曲,雙手抱住雙膝,然后慢慢地盡量使臉部靠近膝關節,保持10秒鐘回復;俯臥在床上,四肢同時上舉,成飛燕式,維持10秒鐘后回復;以上各項動作做5遍。
姿勢鍛煉從坐位到站立位10次,注意不要依靠墻壁和扶手;兩腳分開同肩寬,雙手左右平舉,一腳屈膝上抬,維持5秒鐘后回復,左右重復5次;雙手左右平舉,單腳站立,另一腳向前平伸,維持5秒鐘后回復,左右反復5次;雙手左右平舉,重心移至左腳,右腳在右側作順時針和逆時針的圓擺運動各1次;然后重心移至右腳,左腳做圓擺動作,左右交替各做5次;
行走鍛煉取站立位,足跟離地,重心移至足尖,然后向左、右側方各移動20步,然后再向前走20步、后退10步;足尖離地,重心移至足跟,然后向左、右側方各移動20步,然后向前走20步、后退10步;步行時,要擺動手臂,目視前方,盡量不看地面;要想像正在跨越一連串的障礙物,腳應抬高,步伐應跨得大一些;用腳跟著地,待一腳踏實后,再舉起另一腳的腳趾,抬高膝部。當感到兩腿像粘在地上時,不妨先后退一步,再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