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韓哈日到底哈到了什么
京城有這樣一群年輕人,他們對于我們的近鄰韓國、日本的崇拜幾乎達到了瘋狂的程度,身上掛著日韓飾物,耳朵聽著日韓音樂,眼睛看著日韓劇集……于是這樣一群愛好相投的人群便有了一個固定的稱謂——哈日(韓)族。其實“哈族”并不是最近才冒出來的,早在我們?yōu)榱速I一臺日本進口彩電而四處尋覓指標的年代,哈日就潛進了人們心底。如果不是日貨接二連三地讓中國消費者們“很受傷”,恐怕我們還會高高興興地“哈”下去。或許正是日貨給我們的當頭一棒,讓我們不禁幡然醒悟:
強勢經(jīng)濟帶來強勢文化
有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GDP去年的水平,日本早在數(shù)十年前即已上了這個臺階;韓國人口是我們的1/30,經(jīng)濟規(guī)模卻是我們的40%。當我們出國旅游的時候飯店里的電視節(jié)目日語頻道必不可少;當跆拳道風靡世界的時候,以強勢經(jīng)濟為背景的強勢文化正在遠滲世界各地。日韓劇場“封鎖”了我們的電視銀幕,就連沒有翻譯過來的盜版日韓偶像劇場居然也賣出了正版價。正像新生代的代表人物,中國國家游泳隊的羅雪鵑所說:“我又不是看電視劇,我看的是瀧澤秀明,不懂日語又有什么關(guān)系。”
對于現(xiàn)代年輕人來說哈日哈韓或許為了追求時尚,但是為何許多成年人或者年紀更大些的人們對許多日韓的東西著迷,比方說電視劇、小說、服飾、電器等等。北大社會學系教授夏學鑾認為,大人們是比較理性的,他們選擇日韓的電器或其他商品,是因為它們產(chǎn)品的高質(zhì)量;有些人欣賞日韓的電視劇等文學藝術(shù),或許是因為它們的主題比較輕松、活潑,它們的形式更加自然和貼近生活。人類都喜歡具有人文關(guān)懷和人性化的作品,這些與年齡無關(guān)。
如此看來,我們在熱衷消費松下電器、大宇汽車的時候,就已經(jīng)輕易地被日風韓流征服了。
“強強”聯(lián)合=更強?
或許不少人在沒有搞明白“哈”的含義的時候就已經(jīng)不知不覺地“哈”上了。
其實“哈”源于臺灣青少年文化的流行用語,意指“非常想要得到,近乎瘋狂程度”,像“我很哈你”,就是代表“我瘋狂想要得到你”。“哈日”、“哈韓”是近年興起的時髦詞匯。它最早來自臺灣,指的是盲目崇尚、追逐、模仿日本時尚的流行文化。“哈日”一詞,本是閩南方言,意思是被太陽光毒曬中暑,意指中了“太陽毒”。“哈日族”、“哈韓族”就是指一群狂熱追求日本和韓國流行娛樂文化,連穿著打扮、思想行為都仿效的人。
的確有強勢經(jīng)濟做后盾,強勢文化大有長驅(qū)直入引導(dǎo)時尚之勢。曾經(jīng)不少學者也擔憂地表示:“孩子們‘哈’一‘哈’西洋和東洋也并不是什么大事,然而,如果‘哈’多了,全民都‘哈’了,那我們民族文化的傳承就成問題了。”
暫且不論這種想法的正確與否,畢竟中國與同屬東亞的日本和韓國有一種天然的地緣關(guān)系。數(shù)百年前韓國和日本也曾有過“哈中”,而且還“哈”得有聲有色,中文被他們?nèi)趨R貫通演變出了自己的文字。而我們哈日、哈韓的結(jié)果又如何呢?一度引的國內(nèi)消費者火冒三丈的日貨問題近期又火上澆油的冒出了松下手機問題;日本政界不顧傷害中國人的心執(zhí)意參拜罪惡的靖國神社……其實傷害未必就是壞事,日貨帶來的種種傷害逐漸讓中國人頭腦開始冷靜下來。韓國&日本;大宇&本田;HOT&木村拓哉;《愛人》&《東京愛情故事》;蝶妝&資生堂……究竟時尚的生命力怎樣呢?正如北大社會學系教授夏學鑾所言,從社會學研究的角度來看,流行和時尚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們是短命的,隨著青少年的長大成人并承擔社會角色,他們只會把這些東西封存在記憶之中。如此說來強勢經(jīng)濟+強勢文化帶來的日風寒流的“退潮”只是時間的問題。
-
女人最喜歡四種男人香在日常生活當中,大家需要注意男性的身體變化,而且,也要注意自己的生活用品,很多的男性,非常的喜愛香水,而且,香水會給男性
-
怎樣鍛煉才能成為真正男子漢現(xiàn)在過分追求時尚,使之現(xiàn)在很難分出男性還是女性了,特別是現(xiàn)在的男性朋友,在平時打扮中很容易形成女性化的方式去進行,這不時
-
小骨架的亞洲男人如何穿衣才最帥氣小骨架的亞洲男人如何穿衣才最帥氣?對于很多人來說,自己買的衣服很好看但就是穿起來沒型。這是什么原因?qū)е碌哪?尋醫(yī)問藥網(wǎng)男性
-
男性荷爾蒙分泌太多更爺們?易致肝癌男性荷爾蒙分泌太多更爺們?易致肝癌。可能聽到這里你會覺得自己簡直太可怕了,本來荷爾蒙就是分泌的多可以讓自己更加爺們的,但
-
適合中國肌肉男的飲食計劃食譜適合中國肌肉男的飲食計劃食譜你知道如何吃?其實中國人跟外國人的體型和體質(zhì)都不一樣,這樣就需要你通過不同的方法來吃一些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