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經前綜合癥的高發人群在20-30歲,很多女性每次經前,時常會伴有頭暈、頭痛、失眠、乳房脹痛、面部浮腫等癥狀,最突出的癥狀是情緒不穩定。以下講分析PMS的方方面面,這樣大家就會對自己的身體有個大致的了解。
痛經一般被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原發性痛經與疾病的關系不大,一般于婚后或生育后癥狀自然減輕或消失,但什么是經前綜合癥?
指育齡婦女在應屆月經前7-14天(即在月經周期的黃體期),反復出現一系列精神、行為及體質等方面的癥狀,月經來潮后癥狀迅即消失。
經前期綜合征的癥狀主要分為軀體癥狀、精神癥狀和行為改變。
近年認為本病癥狀波及范圍廣泛,除精神神經癥狀外還涉及幾個互不相聯的器官、系統,包括多種多樣的器質性和功能性癥狀,故總稱為“經前期綜合征——PMS”。
經前期綜合癥的三個主要病因:
1.雌激素過盛以及黃體酮相對不足;
2.葡萄糖不耐性,主要表現為嗜食甜食以及刺激性食物;
3.缺乏必需脂肪酸、維生素B6.鋅以及鎂,這些是制造可以平衡荷爾蒙水平的前列腺素必需的營養物質。
經前綜合癥的4點注意事項:
1.經前注意勞逸結合,避免精神緊張,進少鹽飲食和足夠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可能有減輕癥狀的作用。
2.正確對待性知識,了解女性生理及解剖知識,消除對月經生理現象的神秘感或不潔感。
3.保持心情舒暢,性格開朗,不為一些小事斤斤計較。避免過于悲怒憂傷,以免加重病情。
4.合理安排生活、工作和學習,注意體育鍛煉和適當的勞動,增強體質,提高對疾病的抵抗力。
好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