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缺鐵性貧血
此種貧血在女性中最為多見,鐵是造血的重要微量元素,膳食中缺鐵是貧血的主要原因。另外鉤蟲感染、胃腸吸收不良、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病出血、痔瘡出血以及婦女月經過多、青春期功能性子宮出血等均可造成缺鐵性貧血。其表現與營養不良性貧血差不多,可通過測驗頭發中的微量元素加以鑒別。
治療缺鐵性貧血可用硫酸亞鐵或10%枸檬酸鐵銨5—20毫升,每日服3次。同時還需同服維生素C100-200毫克,每日3次,以促進鐵的吸收。貧血癥狀消失后,為鞏固療效還需繼續服藥1—2個月。這種貧血的病人,應常吃含鐵豐富的食品,如菠菜、紫菜頭、動物肝、動物血及山檀等。同時要積極治療原發疾病。
4.再生障礙性貧血
再生障礙性貧血簡稱“再障”,系因骨髓造血機能發生障礙所引起的貧血。其發生原因與接觸某些有害物質及服用某些藥物有關,如苯、砷、碘胺類、氯霉素藥物及放射線等。一些器質性病變如結核病、肝腎疾病、白血病等,常可并發再障。這種貧血病人除有一般貧血癥狀外,常有皮下或粘膜出血現象,還有畏寒和發燒等癥狀。
再障的治療一般以中草藥和睪丸素為主,也可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及輸血。如療效不佳可改用氯化鈷口服。仍無效則考慮做脾切除,術后繼續保守治療。預防再障要定期進行體格檢查,有病情變化及早請醫生調治,不要濫用消炎藥,及時治療肝腎病、結核病等慢性病。
好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