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長壽者的后代也不長壽嗎
把句子倒過來說,理論就不成立了!如果哪個悲催的家族好幾代都沒活到過80,那后代是不是都沒指望了?王笑峰教授說:他們說不定更能活!因為在這樣的環境中,人們往往對生活習慣會格外注意,就醫會更及時更“勤快”,行為彌補了在基因上失去的分數,而最后產生的結果可能是更長壽。
一項新研究發現:大約每一萬人中,就會有一個人的身體衰老速度很慢,有望活到100歲。美國健康網站最新載文,不妨采用學者提供的研究結論來看看自己長壽的可能性有多大。
家族譜系中長壽的親戚越多,你體內長壽的基因就越多。波士頓大學醫學院的學者研究發現:在百歲壽星中,至少有一半人的父母、兄弟姐妹或祖父母中,有一人的年齡在90歲以上。
走路速度越快,距離越長,體力的持久性也就越長,有望長壽。某大學的學者綜合回顧了9項不同的研究成果,分析結論為:走路速度每增加0.1米/秒,死亡的可能性就會降低12%。
專家認為:長壽的可能性更多的存在于那些積極參加民間活動、社區公益性活動、志愿者行動和多與家庭成員、朋友、同事交往的人群中。
女性長壽的可能性會更高。2010年,美國有8萬名百歲老人,其中85%的人為女性。專家推測包括體內的雌激素和規律的月經會起到保護作用,降低女性患上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
除了雌激素的保護作用,專家認為還有一些其他原因導致了女人比男人長壽的現象。
女性更安全:女性多從事文秘、醫學、文藝、教育、家務等低風險職業,早死和殘疾的風險低于男性。
女性更講衛生:更喜歡洗澡、洗頭、洗臉、洗手、刷牙和重視飲食衛生,減少了感染性疾病的發病機會。
女性愛哭和嘮叨:哭泣不但能夠舒緩心理壓力,而且淚液可以及時排除體內的毒素。經常嘮叨等于隨時進行心理宣泄,相當于經常性的自我心理治療。
好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