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網膜靜脈阻塞激光治療
1 激光光凝
不同類型的視網膜靜脈栓塞的光凝目的和方法不同,光凝前應先行FFA檢查以明確非灌注區和新生血管的有無,以選擇合適的光凝方法。格柵狀光凝主要用于治療黃斑區毛細血管滲漏或毛細血管廣泛破壞而造成的視網膜水腫增厚。RVO的黃斑水腫可能與黃斑毛細血管滲漏或非灌注有關, Klein ML等最初報道用格柵狀光凝可以改善因毛細血管滲漏而引起的黃斑水腫;美國分支靜脈阻塞研究組發現對于發病3~l8個月,因黃斑水腫而使視力低于0.5的視網膜分支靜脈阻塞患者,行黃斑光凝后視力顯著改善。如果FFA診斷的可治療的黃斑水腫在第一次光凝后的4個月仍然存在,且視力提高9個視標或更少,則需要重復光凝。至于總干阻塞伴發的黃斑水腫,格柵狀光凝雖能使水腫消退,但中央靜脈阻塞研究組通過病例對照研究發現光凝對此類患者的視力改善并無顯著性差異,故不主張對此類患者的黃斑區行光凝治療。全視網膜光凝(PRP)機制即破壞缺氧區的視細胞,減少耗氧量并增加脈絡膜與視網膜的通透性,從而改善視網膜缺氧,少了刺激新生血管生長的因素;另一方面,光凝可直接破壞新生血管的生長。美國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研究組進行了大規模的隨機臨床對照實驗,對90例CRVO患者行預防性PRP,結果顯示預防性PRP能夠減少但不能完全阻止虹膜、房角處新生血管的發生;并且發現產生前段新生血管的因素有:廣泛的視網膜毛細血管非灌注區、大量的視網膜出血、發生于1個月以內的男性CRVO患者。因此研究組建議對缺血型CRVO,在最初6個月內應每月常規行裂隙燈、房角鏡檢查,對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除常規藥物治療外,即使房角關閉也應行PRP,這能增加青光眼手術的成功率。
2 光動力學療法
光動力學治療主要針對新生血管而言,是通過在靜脈內注射一類光敏物質,在特定波長光線的照射下,產生具有強氧化作用的單態氧,以此來氧化脂類而損傷新生血管內皮細胞,內皮細胞損傷后,血小板可凝集于裸露的基底膜產生血栓,從而阻塞新生血管。它是一種非介入性引起血管阻塞的方法。目前眼科常用的光敏劑主要為血卟啉衍生物,如雙血卟啉醚(photofrin)、苯丙卟啉衍生物單酸(benzo-porphyrinderivative monoacid,BPD)及血卟咻單甲醚(hematoporphy-rin monomethylether,IIMME)等。Iliakai OE等應用酞青等光敏物質.封閉了視網膜和脈絡膜新生血管。
3 激光誘導視網膜-脈絡膜靜脈吻合術
視網膜靜脈阻塞引起視網膜循環壓力增高,而脈絡膜循環的壓力相對較低,激光誘導視網膜-脈絡膜靜脈吻合術的基本原理是用激光光凝的方法,在視網膜分支靜脈旁同時將視網膜靜脈、RPE和Bruch膜穿破,從而使淤滯的血液繞過視網膜靜脈阻塞處引流到脈絡膜內,從而減輕或消除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造成的靜脈回流障礙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眼底損害。McAllister IL等于1992首先在實驗動物中證實了激光誘導視網膜-脈絡膜靜脈吻合的可形成性。1995年,其對24例非缺血性視網膜靜脈阻塞并伴有漸進性視力下降的患者進行了激光視網膜-脈絡膜靜脈吻合術,他們用氬藍綠激光擊穿視網膜靜脈壁和Bruch膜,其中8例獲得了成功,成功率38%,這8例患者視力均得到了改善,視網膜水腫消退,出血吸收,另外16例手術未成功的病人中有5例發生了缺血性視網膜靜脈阻塞,8例不同程度的黃斑水腫、視力喪失。1998年他們又報道了91例病例,其中部分患者在氬綠激光的基礎上又作了ND:YAG激光以增強穿透力,49例吻合成功,成功率54%。
-
視網膜靜脈阻塞的食療方法視網膜靜脈阻塞,僅僅聽起來,我們并不知道它是一種什么樣的疾病,但如果說視力下降、視野缺損,大家就很容易理解了。其實后面的
-
視網膜動脈阻塞該怎么去治療視網膜動脈阻塞的出現處理起來也是會比較麻煩的,所以在面對這些疾病的時候我們大家要采取好方法進行治療。
-
視網膜靜脈阻塞的中醫治療視網膜靜脈阻塞患者應對日常生活常識要有更多的了解,只有了解視網膜靜脈阻塞,才能更好的對視網膜靜脈阻塞做好預防治療。
-
視網膜靜脈阻塞的治療方法良好的飲食習慣對視網膜靜脈阻塞的治療有很大的幫助,同時注意飲食健康,堅持治療視網膜靜脈阻塞,一定會早日恢復健康。
-
視網膜靜脈阻塞的西醫治療當懷疑患有視網膜靜脈阻塞的時候,應多多了解視網膜靜脈阻塞的癥狀,盡早作出視網膜靜脈阻塞預防措施,防止其他意外的傷害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