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網膜脫落手術前需做什么檢查
視網膜脫落手術前需做什么檢查?本病多見于中年或老年人,多數有近視,雙眼可先后發病。發病的誘因有視網膜周邊部的格子狀和囊樣變性,玻璃體液化變性和視網膜粘連,這些誘因又和年齡、遺傳、外傷等因素有關,玻璃體對視網膜的牽引,在發病機理上更顯得重要。近年來,年輕的發病者也不斷增加,患者中甚至出現了不滿十歲的小學生。發病原因多數為外傷或用眼過度。
視網膜脫落手術前需做什么檢查?
(1)視網膜脫落情況
①黃斑受累:如黃斑未受累,手術應盡早進行,以免脫離范圍擴大波及黃斑,損害中心視力。如黃斑已脫離,則向患者說明手術后中心視力不一定能恢復。
②網膜脫離輪廓:預示著網膜裂孔的位置。如果視網膜脫落外形及網膜下液分布不能用發現的裂孔加以解釋,那么肯定還有其他裂孔被遺漏。
③視網膜裂孔:仔細尋找裂孔,根據裂孔大小及位置選擇加壓區的范圍及加壓物的放置。
④周邊視網膜變性區:視網膜裂孔大多位于變性區內或附近。對找不到裂孔的病例,將可疑變性區作裂孔處理。
⑤視網膜下液:要注意觀察網膜下液的深度(尤其是裂孔下方)及網膜下液的流動性,因為這涉及到術中是否需放液。術前做鞏膜壓陷時,如視網膜裂孔容易閉合,術中不必放液,裂孔定位容易,也不易造成過度冷凝,反之則需用適當方法使網膜下液減少,以便手術。此外術前采取多個體位檢查眼底,對術中裂孔定位有幫助,因網膜下液流動使裂孔位置改變。
⑥脫離視網膜的活動性:新鮮的視網膜脫落,脫離網膜活動良好,手術易復位。如網膜下液少,脫離網膜活動度不大,有視網膜下膜形成時,視網膜變得僵硬,選擇手術應考慮這一點。
(2)玻璃體情況
術前對玻璃體的檢查結果也影響手術方式的選擇。單純的玻璃體液化、后脫離并不影響手術。但在復雜視網膜脫落患者,玻璃體膜形成,甚至與視網膜有粘連,造成玻璃體活動度下降及對視網膜的牽引,手術應去除膜或解除對視網膜的牽引力。
(3)玻璃體與視網膜的關系
首先了解視網膜上牽引的性質。如果是活動性牽引,手術只需封閉裂孔,松解牽引并不重要。如果是固定性牽引,則手術必須充分松解。其次檢查是否有玻璃體視網膜增殖性病變,這是造成視網膜脫落復位手術失敗的主要原因。因此術前應檢查,并分級。一般C2-D2級膜需作環扎術;D2級以上膜作玻璃體切割或合并環扎術。
當視網膜發生部分脫離時,病人在脫離對側的視野中出現云霧狀陰影。如果發生黃斑區脫離時,中心視力大為下降。脫離之前往往有先兆癥狀,在眼球運動時出現閃光。由于玻璃體混濁,視野內常有黑影飄動。視力減退的程度取決于脫離的部位、范圍、玻璃體混濁程度和變性等因素。如果視網膜全脫離,視力減至光感或完全喪失。在視力減退前也常有視物變形,眼球運動時有物象震顫的感覺。
由于眼內液更多地通過色素上皮進入脈絡膜致使眼壓偏低。脫離范圍廣和時間愈久,眼壓愈低。偶也有眼壓偏高的病例。脫離較久的視網膜后面可見白色沉著小點。當視網膜復位,視網膜下液吸收,眼壓可恢復。在充分散瞳下,以間接檢眼鏡結合鞏膜壓陷或用裂隙燈和接觸鏡可檢查出現網膜周邊的情況。
眼底檢查可見脫離區的視網膜失去了正常的紅色反光而呈灰色或青灰色,輕微震顫,表面有暗紅色的血管爬行。隆起的視網膜宛如山崗起伏,隆起度而范圍廣者可遮蔽視盤,并有皺襞。扁平的脫離,如果不詳細檢查常易漏診。黃斑區脫離時,黃斑中心凹呈一紅點,與附近灰白色脫離的視網膜形成鮮明對比。在視網膜脫離中常可發現裂孔。
-
視網膜脫離診斷檢查的項目視網膜脫離是一種比較復雜的眼科疾病,當在患有視網膜脫離的時候對于我們的眼睛的危害也是很大的,也是一種可以導致我們的患者出
-
視網膜脫離手術前為什么要做檢查呢視網膜脫離是一種比較復雜的眼科疾病,當在患有視網膜脫離的時候對于我們的眼睛的危害也是很大的,也是一種可以導致我們的患者出
-
滲出性視網膜脫離的診斷方法對于視網膜脫離這種疾病我想大家都一定聽說過吧,但是對于滲出性視網膜脫離,可能就沒有多少人了解了,滲出性視網膜脫離是一種發
-
診斷出視網膜脫離如何治療呢其實視網膜脫離這樣的眼部疾病還是非常的嚴重的,因為這樣的疾病的診斷的方法是相當的少的,這樣的情況下人們很容易錯過治療的最
-
視網膜脫離的檢查方法是怎么樣的呢現在人們的身體發生疾病的概率都是相當的高的,但是對于視網膜脫離這樣的疾病的發生我們要重視的還是要重視起來,因為這樣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