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該如何進行中藥治療呢?
治療和緩解痛經的方式很多,但是因為多數的患者缺少對痛經的認識,所以很多人并不重視對痛經的治療,其實痛經的危害可大可小,大家最好查明原因及時治療,那么中意如何治療痛經呢?
祖國醫學將痛經分為氣滯血瘀、寒濕凝滯和氣血虧虛三種類型。根據中醫辨證施治的理論,運用中成藥治療痛經則可以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那么,怎樣用中成藥治療不同類型的痛經呢?
一、寒濕凝滯型痛經:該型痛經患者常感到經期小腹冷痛,得熱則舒,經血量少,血色紫暗,有血塊,且伴有形寒肢冷、小便清長等癥。治療該型痛經應以散寒除濕為主,可選用下列中成藥:
1.痛經丸:該藥具有活血散寒、溫經止痛之功,適用于寒凝血滯所致的經期下腹冷痛、量少不暢等癥。其用法是:每次服6~9克,每日服1~2次。
2.養血調經膏:該藥具有養血調經、暖宮止痛之功,適用于經血不足、子宮虛寒所致的經期不準、行經腹痛、宮寒帶下、腰酸腿軟等癥。其用法是:每次將藥膏加溫軟化后分別貼于臍腹部和腰部。
3.艾附暖宮丸:該藥具有理氣補血、暖宮調經之功,王舌用于子宮虛寒所致的月經不調、經來腹痛、腰酸帶下等癥。其用法是:每次服1丸(9克),每日服2~3次。
二、氣血虧虛型痛經:該型痛經患者常表現為經期或經后下腹隱痛、喜按壓,經血量少而質稀,腰膝酸軟,頭暈眼花,心悸氣短等癥。治療該型痛經應以益氣養血、養胞止痛為主,可選用下列中成藥:
1.婦康片:該藥具有補氣、養血、調經之功,適用于氣血兩虧所致的經血不暢、行經腹痛、疲乏無力、心慌氣短等癥。其用法是:每次服5片,每日服2次。
2.婦康寧片:該藥具有調經養血、理氣止痛之功.適用于氣血兩虧所致的經期腹痛。其用法是:每次服8片,每日服2~3次。
需要指出的是,痛經患者除了對癥治療外,平時還應加強鍛煉,保持良好的生活規律,尤其在經期應注意保暖,少吃生冷食物,避免過度勞累。此外,痛經患者宜在經前3~7天或經期用藥。有生育要求(未避孕)者宜在經期服藥。用藥后患者的病情若沒有明顯的緩解,應盡早到醫院就診。
三、氣滯血瘀型痛經:該型痛經患者常表現為經前或經期小腹拒按或伴有胸脅脹痛,月經量少而不暢、經血色黑有血塊,血塊流出后疼痛減輕,四肢欠溫,大便不實等。治療該型痛經應以活血化瘀為主,可選用下列中成藥:
1.元胡止痛膠囊:該藥具有理氣、活血、止痛之功,適用于經期腹痛、胃痛、脅痛、頭痛等癥。其用法是:每次服4~6片,每日服3次。孕婦慎用。
2.調經丸:該藥具有理氣和血、調經止痛之功,適用于月經不調、經期腹痛、崩漏帶下等癥。其用法是:每次服1丸,每日服2次。孕婦禁用。
3.婦科得生丸:該藥具有解郁調經之功.適用于氣滯血瘀所致的經期不準、經期腹痛、胸滿脅痛、倦怠食少等癥。其用法是:每次服1丸,每日服2次。
4.益母沖劑:該藥具有調經養血、化瘀生新之功,適用于氣滯血瘀、血虧血寒所致的經期不準、腹痛帶下、腰酸倦怠、頭暈耳鳴、產后惡露不凈等癥。其用法是:每次服1袋,每日服2次。孕婦及月經過多者忌服。
5.復方益母口服液:該藥具有活血行氣、化瘀止痛之功,適用于氣滯血瘀所致的痛經。其用法是:每次服20毫升,每日服2次,可連服7天。
6.痛經口服液:該藥具有行氣活血、調經止痛之功,適用于氣滯血瘀所致的經前或經期腹部脹痛。其用法是:每次服10~20毫升,每日服2~3次。
7.痛經靈顆粒:該藥具有活血化瘀、理氣止痛之功,適用于氣滯血瘀所致的痛經。其用法是:每次服1~2袋,每日服2次,隔日服一次,服藥2~3個經期為一個療程。
此外,該型痛經患者也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選用速效救心丸、云南白藥或復方丹參片等藥物進行治療。
對于中醫治療痛經的方式,以上主要為大家介紹的是中成藥,因為中成藥相對來說更方便,藥效和中藥相當,更適合當下生活快節奏的人們,所以大家如果被痛經困擾,那么不妨就來試一試中成藥來治療。
-
各種類型的痛經應怎么緩解痛經問題是婦科常見病和多發病,病因多,病機復雜,反復性大,治療棘手,尤其是未婚女青年及月經初期少女更為普遍。如果痛經嚴重
-
痛經該怎么緩解女性在來月經時或多或少的都會有痛經的現象,對于痛經這種疾病,如果是輕微的痛經是不需要藥物治療的,生活中的一些飲食和生活習
-
月經期間痛經該怎么辦要知道,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有很多女性朋友們都受到了月經不調這個癥狀的侵害,給她們的生活帶來了嚴重的影響,那么關于月經期
-
痛經后應該怎么緩解肚子疼適當飲酒,酒類能溫陽通脈、行氣散寒,適當地喝些米酒、曲酒、酒釀、紅酒等,可以通經活絡,擴張血管,起到緩解痛經的作用。
-
痛經想快速止痛應怎么辦很多女性的第一反應就是吃止痛藥。值得注意的是,止痛藥起效雖快,但用藥不當有可能會影響肝腎功能以及造成胃出血。其實,針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