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餐合理安排有效抗衰老
看看我們目前的健康形勢,真正的健康危機并不是傳染病、急性病,這些病大部分都已得到了控制,而是由廣泛的飲食不均衡引起的生活習慣病——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癌癥等等。所以,對于“吃”的追求,不應該只顧著“吃得好”,而應力求“吃得對”。
至于“吃”的目的,并不是喂飽肚子那么簡單,也不是供給機體能量那么籠統,現代細胞學認為,“吃”是為了供給細胞營養。機體是由70兆個細胞組成,細胞“吃得好”,才能有活力,細胞有活力,生命才有活力。所以,我們應該把目光轉向身體內部的微觀宇宙,探究細胞的需求,把握生命的脈搏。基于此,本文從細胞療法的角度簡單闡述“吃得對”的問題。
細胞療法三步曲
一、細胞的營養
日常食物可以分成兩類,一類食物經過消化吸收后,在體內留下碳、硫、氮、磷、氯等酸性物質,稱為酸性食物,如雞鴨魚肉等動物性食物以及碳酸飲料、酒類、主食;另一類食物經過消化吸收后,在體內留下鉀、鈉、鈣、鎂、鐵等堿性物質,稱為堿性食物,如水果、蔬菜等植物性食物。
細胞需要全面的、均衡的營養,這就要求酸堿食物必須合理搭配。現代人,三分葷,七分素,30歲以后還必須外源補充堿性營養。但是,事實卻恰恰相反,我們只顧自己“吃得好”,根本沒有顧及到細胞的需求。要知道,當你吃得肚子滾圓,嘴巴油光時,細胞卻在無奈地哭泣。
機體內的細胞,每時每刻都有大量死亡,每時每刻都有新生。這種新陳代謝所需要的各種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以及所需要的各種酶都是恒定的,不會因為嘴巴和眼睛的喜好而改變。對于你漠視細胞營養需求的錯誤,細胞起初還會原諒,它會奮力自救,進行自我修復與調節。但這個能力極其有限,一旦你屢犯不改,超越了細胞的自救能力,細胞就會失去活性,失去健康,不能正常工作,導致器官功能低下,其結果必然是疾病。
所以,當我們盲目進補,或在享受“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快樂時光時,最好向內心深處問一問,你需要什么營養?
二、細胞的生存環境
人的身體70%以上是水分,包括血液、膽汁、胰液、胃液、腸液、腦髓液、關節腔滑液、唾液、尿液等,通稱為體液。細胞就像魚兒生活在水里一樣,生活在這條由體液形成的小河里。
細胞喜歡這條河的PH值為7.0~7.4,即弱堿性。在這樣的環境里,細胞各得其樂,各司其職。依靠所得到的全面均衡的營養進行著旺盛的新陳代謝,保證我們身體上每個器官與臟器健康運行。可是,我們一味地追求“吃得好”,體內酸性物質越積越多,體液越來越酸性化了。想想看,酸雨能毀掉一片森林,酸性的東西也能腐蝕掉一臺機器,細胞在這條酸河里又如何生活?
迫不得已,細胞只好啟動自救計劃,調集身體每個地方的堿性資源(礦物質),來中和酸性物質,以求酸堿平衡。酸性物質少量時,平衡還能維持,日復一日,酸性的東西多了,細胞的自救也就趨于極限,一旦突破極限,你的疾病也就隨之而來。所以,疾病的出現,猶如冰凍三尺,并非一日之寒。
有的人問,我疲勞,我骨質疏松,我貧血,我的鈣、我的鐵到底到哪里去了?很簡單,一方面是這些人飲食不均衡,沒有攝取足夠的礦物質;一方面是有些本來含鈣、含鐵的食物由于人為因素而導致含量不高;更重要的是,當體液變酸時,這些鉀、鈉、鈣、鐵等礦物質都被細胞征調到除酸大軍里去了。
有一個例外,癌細胞喜歡酸性體液,喜歡缺氧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下,癌細胞會迅速裂變,成為腫瘤。全世界所有研究機構的報告顯示,癌癥病人的體液都是酸性,越到晚期,酸性越強。
改變體液的酸性化,還細胞一個弱堿性的自然環境,是保證身體健康的前提。
-
裝飾老人房間要注意哪些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應該選擇什么樣的方式才能夠讓我們,老年人的身體更加的健康,在平時的時候要像我們的老年人擁有一
-
中老年人修身養性的幾點建議其實對于我們的中老年人來說,有很多的修身養性的方式,能夠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健康的保護的,那么對于一些中老年人修身養性的
-
三種適合老年人的減肥運動對于我們老年人的身體來說,應該,特別的注意保護才是最好的,而且,對于保險來說也是應該非常重要的事情,那么老年人減肥,應該
-
向年輕人學習9件事 晚年生活更充實對于我們年輕人來說,有很多的地方值得老年人學習的,而且對于老年人的生活也有非常大的幫助,那么年輕人到底有什么樣的好習慣?
-
獨居老人心理狀態如何調理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生活工作學習都不在老人的身邊,而且有著年輕人的工作,離老家也是非常遠的,天南海北都有,那么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