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個老頑童對健康會更好
“老了,不中用了。”這是老年人在現實生活中經常表現出的一種心態。究其原因,除了年齡增高、體質下降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心理因素,就是人們常說的精神老化。精神老化是一種不健康的心態。由此可產生消極的自我暗示,覺得自己不中用了,干什么都不行了,以致對未來喪失信心,對生活缺乏熱情,對事業失去興趣。
冰心老人曾說過:“人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老。”一些童心未泯、童趣未退的老年人,不但精神愉快,生活充滿樂趣,而且身體非常
健康。看來,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長留童心,常存童趣”,對健康是有一定幫助的。
所謂童心,就是一種無憂無慮、打鬧嬉戲的心理。老子在《道德經》第五十五章中說:“含德之厚,比于赤子。”童心是人之初、性本善的重要部分;童心就是心里想什么,就說什么,就做什么;童心就是以赤子之心,度他人之腹;童心就是沒有陰謀,沒有防范,沒有算計。
童心是人最美好的品格之一。
老年人的童心,實際上是一種精神上返老還童的心理。童心能使老年人忘卻煩惱和憂愁,是一種精神年輕的體現。童心相隨,青春不老。一些長壽的老年人大多數都具有心情開朗、性格活潑、童心未泯等特點,常被人稱為“老小孩”、“老頑童”。
老年人如何才能使自己保持童心呢?一般說來,可以從下幾個方面進行嘗試和鍛煉。
追憶童年找回童心。老年人隨著年齡的遞增,成年以后的記憶痕跡逐漸淡化消失,而記憶中最為清晰的就是童年的光陰。老年人不妨經常追憶童年時代的樂事,如捉迷藏、放風箏、逮蟈蟈,或到外婆家,或去姑媽家,走親訪友,外出游玩等等。如果身體條件許可的話,還可以回到童年時代居住、玩耍過的地方,故地重游,使童心再度萌發。
交青少年朋友體味童心。英國老年醫學家在對早衰者的一次調查中發現,約有76%的早衰者在生理衰老之前,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心理衰老。由此專家認為,防止心理衰老對老年人的健康至關重要,而忘年交正是防止心理衰老的良方。所謂忘年交,就是忘記年齡、輩份,與孩童、年輕人社交往來,這樣能使老年人收到忘記年齡、萌發童心的奇效。兒童活潑,無憂無慮,天真快樂。如果老年人多與小朋友打交道,就會從小孩的神態和言談舉止中一次又一次地重溫童年的時光,使心靈上感到極大的快慰,對晚年生活產生一種珍惜之情,激發出積極向上的心理。這樣既能消除老年人的心理壓抑,又能驅散老年人的煩惱,減少孤獨和寂寞。
看童話書籍激活童心。一個簡單的童話和寓言往往極富哲理和幽默感。老年人經常閱讀童話書,不僅可以使自己捕捉到童年生活的樂趣,而且還能培養情感、充實生活,有興趣時還可以講給孫子們聽。一切疲勞和煩惱均在孫子們的歡聲笑語中消除干凈,使老年人對生活更加充滿信心,逐漸變得活潑開朗,從而有益于健康長壽。
玩孩童游戲培養童心。憂郁寡歡,不利老年人的健康。老年人要學會“找樂子”,可玩玩兒童的玩具,和天真爛漫的兒童一起玩耍。南宋著名詩人陸游就曾有過“時取曾孫竹馬騎”的快樂時光,因此活到了85歲高齡。老年人在離退休之后,如果能玩玩游戲,和孫輩們逗樂,不僅可以盡享天倫之樂,也可以增進身心健康。
人到老年,心理上會發生諸多變化,疑心重,思慮多,易為煩惱困擾,這時需盡量使自己回到童年的心理狀態,丟開煩惱,自由自在,做個“頑童”。這樣,精神無負擔、無壓力,心地坦然,大腦細胞負荷減輕了,免疫系統功能加強了,自然就不易染病。
人到老年,軀體缺乏鍛煉,肌肉會慢慢萎縮,內臟功能也會逐漸衰退。若像孩子那樣活潑好動,就會氣血暢通,不易發生腦血栓或心肌梗塞,同時軀體與內臟的功能得以維持,衰老發生的進程自然就會延緩。
對于老年人來說,保持童真就是熱愛生活。不管別人怎么評論自己,新時代的老年人就是要像少年那樣無憂無慮地生活,去追求和享受人世間的美好事物。
-
裝飾老人房間要注意哪些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應該選擇什么樣的方式才能夠讓我們,老年人的身體更加的健康,在平時的時候要像我們的老年人擁有一
-
中老年人修身養性的幾點建議其實對于我們的中老年人來說,有很多的修身養性的方式,能夠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健康的保護的,那么對于一些中老年人修身養性的
-
三種適合老年人的減肥運動對于我們老年人的身體來說,應該,特別的注意保護才是最好的,而且,對于保險來說也是應該非常重要的事情,那么老年人減肥,應該
-
向年輕人學習9件事 晚年生活更充實對于我們年輕人來說,有很多的地方值得老年人學習的,而且對于老年人的生活也有非常大的幫助,那么年輕人到底有什么樣的好習慣?
-
獨居老人心理狀態如何調理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生活工作學習都不在老人的身邊,而且有著年輕人的工作,離老家也是非常遠的,天南海北都有,那么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