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宣泄情緒有“三注意”
很多專家說生氣可以但是不要積壓太長時間,如果老人整日里愁腸自結或怒氣沖沖,長時間得不到的很好地釋放就會分泌傷害身體的激素,憨厚生理功能上市,最后就會有疾病發生,就是說,脾氣發了就當事情過去了,不要一直糾結和憤怒。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該怎樣適度宣泄呢?
人越老,脾氣越大?
老小孩,老小孩,越老越小孩,人上了年紀會更關注自己,渴望表達自己。然后難免會因為堅持己見而與人爭論,或者指責晚輩,讓人誤以為是脾氣大。
于是很多中老年朋友寧愿“自己受苦也為后代著想”,把脾氣憋著,偷偷生悶氣。本以為這樣就避免因為自己的“脾氣大”而與親友之間產生誤會或者隔閡,卻不知道自己走進了一個健康的誤區。
生悶氣對人身心健康的傷害,遠遠大于發脾氣!專家指出,那些不愿意宣泄不滿情緒或喜歡抑制憤怒的人心臟不好,免疫功能下降,大腦激素也會產生變化,所以那些怒不形于色的人很難長壽。
情緒就像洪水,堵不如疏,當人們用言語把內心的不滿傾訴出來了,氣消了,心情自然也就安定下來了。所以中老年朋友要學會宣泄情緒。
適當宣泄情緒有益身心
人都有七情六欲,抑郁于胸,可能會誘發各種病癥;宣泄于外,縱然無用,但有益身心。
如果不是出于生理原因造成的煩躁不安,就是因為心理上受到刺激,或是無法在日常生活中把情緒平衡過來,或是找不到合適的對象訴說心情,或是受到了壓抑不能發泄。當情緒郁結到一定程度就會爆發出來,成為發脾氣。
心理學家說,感受是無罪的。當內心憤怒不滿的時候,通過發泄情緒,不僅能預防疾病,解除消極悲觀的念頭,還能避免報復等不理智的行為。
宣泄情緒有“三注意”
1、不要無理取鬧。
美國密歇根大學社會研究所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適度、合理、心平氣和地爭論可對身心健康產生有利的影響,但如果爭論時無理取鬧地發脾氣,則會對健康非常不利。
2、不要氣太久。
養生專家提醒大家,如果一個人把不愉快的,甚至是反抗的情緒積壓在心頭,整日里愁腸自結或怒氣沖沖,久而久之,就會使機體的生理功能發生紊亂,很容易患抑郁癥和神經衰弱、胃潰瘍、高血壓、癌癥等疾病。就是說,脾氣發了就當事情過去了,不要一直糾結和憤怒。
3、冷靜后要反思改進。
中老年朋友在情緒平靜下來之后,要去分析產生情緒的原因。要搞清楚這種情緒是一直存在還是短暫的,然后有什么方法可以解決消除,避免下次再因同樣的事情而大發脾氣。
雖然發脾氣能宣泄郁悶的情緒,但老年人還是要學會自己調節,通過合理渠道適當的表達憤怒,把積累在自己心中的郁悶發泄出來,切勿過分引起家庭不和甚至矛盾。
-
裝飾老人房間要注意哪些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應該選擇什么樣的方式才能夠讓我們,老年人的身體更加的健康,在平時的時候要像我們的老年人擁有一
-
中老年人修身養性的幾點建議其實對于我們的中老年人來說,有很多的修身養性的方式,能夠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健康的保護的,那么對于一些中老年人修身養性的
-
三種適合老年人的減肥運動對于我們老年人的身體來說,應該,特別的注意保護才是最好的,而且,對于保險來說也是應該非常重要的事情,那么老年人減肥,應該
-
向年輕人學習9件事 晚年生活更充實對于我們年輕人來說,有很多的地方值得老年人學習的,而且對于老年人的生活也有非常大的幫助,那么年輕人到底有什么樣的好習慣?
-
獨居老人心理狀態如何調理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生活工作學習都不在老人的身邊,而且有著年輕人的工作,離老家也是非常遠的,天南海北都有,那么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