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經常抱怨對身體不好
老年人經常抱怨對身體不好,生活中,有些老人總是不停地抱怨:抱怨孩子不懂事,抱怨家人不體諒自己,抱怨薪水太低、物價太貴,抱怨人生不如意……
抱怨就像一種慢性毒藥,不僅侵襲著抱怨者自己的身心健康,也危害著傾聽者的身心健康。為了健康幸福,我們要遠離抱怨。
抱怨讓父子形同陌路
家住漢口新華路的劉先生,今年72歲,退休前是國家干部,老伴也是公務員退休,兒子今年35歲,是名海歸博士。按理說,這一家人日子應該過得滋潤幸福。可誰知,說起現在的生活,劉先生和老伴竟老淚縱橫。
劉先生傷心地說,兒子5年前從美國回國后,沒有與家人聯系,還中斷了與家人的一切聯系方式。他們通過兒子同學輾轉知道兒子在漢工作,但也不知具體單位和聯系方式。“這一切,也怪老劉太愛抱怨嘮叨了。”劉先生的老伴說,從兒子上初中開始,劉先生幾乎每天不是抱怨孩子讀書不用功,就是抱怨單位同事。兒子即使出國留學了,劉先生也會通過QQ對兒子嘮叨抱怨。
“可能是我的抱怨讓兒子受不了。”劉先生后悔莫及地說,兒子“失聯”的5年里,自己高血壓、心臟病纏身,健康每況愈下。他們希望兒子能夠早日回家,說自己再也不會像原來那樣抱怨了。
抱怨傷心又傷身
有人認為,抱怨可以排解負面情緒,有利身心健康。但是事實恰恰相反。
余毅震教授介紹說,美國一項醫學研究表明,當一個人處于抱怨等負面情緒時,會分泌皮質醇激素,該激素長期過高時,不僅會干擾學習和記憶,還會降低免疫功能和骨骼密度,增加肥胖、高血壓、心臟病和糖尿病的風險。
余毅震教授說,負面情緒會形成惡性循環,不僅讓你更容易產生更多的負面情緒,還會讓你在日常生活中,更容易專注于負面事情。
抱怨讓傾聽者也受虐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抱怨不僅會傷害到抱怨者自己的身心健康,也會損害家人、朋友、同事等傾聽者的身心健康。
余毅震教授解釋說,當我們聽到某個人的抱怨時,大腦會嘗試去經歷那個人當下的情緒,觸發大腦中相同的神經突觸,從而出現相同的情緒,這就是同理心。因此,抱怨對說聽雙方的健康影響差不多。
對此現象,美國研究發泄的心理學家杰佛瑞·羅繪聲繪色地說:“抱怨就像在一個緊閉的電梯里,放了一個情緒上的屁。不僅臭著了自己,也熏到了他人。”
走出抱怨的泥淖
遠離抱怨,我們才能在自己生活的原點改變自我,發現一個全新的自己,從而改變自己的命運,收獲成功的喜悅和健康幸福的生活。如何遠離抱怨?余毅震教授給出了下面一些建議:
正視自己 為自己準確定位,在生活中演繹好自己的角色才是最美好的事情。
改變自我 每天都充滿笑容的自己,從而明白抱怨之外的世界更美好。
善于放下 你會感到沒有了煩惱,一時間,看透了得失,戰勝了自己,才懂得原來放下也是一種快樂。
學會吃虧 你會體會到原來自己不是孤獨的,才理解吃虧是福,吃虧是一種“快樂”的投資。
偶爾糊涂 你會感到“難得糊涂”的真諦,方懂得做人有時少一些計較,會多一份美麗。
學會包容 你會感到周圍充滿友善的目光,才會明白包容是金的道理。
遠離抱怨,我們才能給自己和身邊的人一個健康美麗的世界。
-
裝飾老人房間要注意哪些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應該選擇什么樣的方式才能夠讓我們,老年人的身體更加的健康,在平時的時候要像我們的老年人擁有一
-
中老年人修身養性的幾點建議其實對于我們的中老年人來說,有很多的修身養性的方式,能夠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健康的保護的,那么對于一些中老年人修身養性的
-
三種適合老年人的減肥運動對于我們老年人的身體來說,應該,特別的注意保護才是最好的,而且,對于保險來說也是應該非常重要的事情,那么老年人減肥,應該
-
向年輕人學習9件事 晚年生活更充實對于我們年輕人來說,有很多的地方值得老年人學習的,而且對于老年人的生活也有非常大的幫助,那么年輕人到底有什么樣的好習慣?
-
獨居老人心理狀態如何調理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生活工作學習都不在老人的身邊,而且有著年輕人的工作,離老家也是非常遠的,天南海北都有,那么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