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相伴64年后同日離世
看著81歲的老伴安然辭世,85歲的他默默無語,一個多小時后,他也平靜地相隨而去。涇陽縣這對老人以這樣一種方式告別了滿堂兒孫,詮釋了他們相濡以沫64年的真情,也令周圍人稱羨。
少了哭泣 更多的是祝福
9月25日,連陰幾天后突然放晴,涇陽縣云陽鎮羅家村上空清晰透亮。在村口,遠遠就可看到祝建民家門口掛著挽聯,但聽到的卻是激昂的秦腔,少了些許的悲痛。祝建民家分前后兩個小院子,老人靈堂設在后院正房大廳里,兩幅高高擺放的遺像,微笑看著跪在一起守靈的幾十位穿著孝服的子女。一身孝服的祝建民說,他們是四世同堂,擴音機里播放的是父母生前最愛聽的秦腔片段。
祝建民說,父親今年85歲,母親今年81歲,1945年11月兩人結婚,相依相伴64年。9月23日傍晚6時25分,母親在眾子女守候下安然離世。當子女們穿著孝服站在床前與母親告別時,相鄰另一張床上的父親不停地看著與自己相伴了一生的人。子女們安慰著父親,父親含著淚,說不出話來。晚7時45分,父親也平靜地離開了人世。
兩位老人相繼離去,對于這個以孝治家的普通農家來講,是所有人都不愿意接受的事情。但子女們都用手緊緊捂住嘴巴,不愿大聲哭出聲來,唯恐驚擾剛剛離世的兩位老人。老人63歲的大女兒祝雪娥說,父母生前關系一直很好,在孩子們面前從不吵嘴,相敬如賓;老人們用一種豁達心態,包容著兒子、兒媳等所有孩子的一切。他們團結鄰里關系,教孩子們學會尊重他人和家人。幾個兒媳為了照顧晚年的老人,常常守在老人的房間不肯離去,在老人身體最不好時,兒媳婦們就搶著照顧,放棄地里的農活。她們說,老人只有一個,地荒了明年還可以再種。兩位老人一起走了,祝雪娥勸親人都不要哭,在他們看來,高壽的父母安然離去是喜喪,更多的應該是祝福。
晚輩關心老人 老人惦記晚輩
祝建民說,五年前兩位老人身體都比較硬朗,大姐祝雪娥從農村將老人接到西安居住,還專門陪老人旅游,省內旅游完了,又帶著他們到北京等地旅游。母親說她要養好身體,還要到更多的地方轉一轉,了解涇陽以外更大的世界。為此,老人還特別注重鍛煉身體,同時提醒兒女們學會鍛煉。祝建民拿出一大堆父母親旅游時的照片,照片上,兩位老人微笑著,甜蜜而幸福。
2004年,父親摔斷了腿,從此臥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祝建民跟大哥在床板中間挖了一個洞,用于父親大小便,母親特意在旁邊安放一張床,晝夜照顧老伴。大姐專門從西安買來軟管放在老人嘴里以方便老人喝水,擔心水冷熱不均,父親喝一次水,母親都要摸一遍一旁的水袋。
天氣炎熱對常年臥床的老人的身體不好,易生痱子,兒媳們商量后于2004年專門從城里買來一臺窗式制冷機。去年,考慮到制冷機噪聲大影響老人休息,又從城里買來一臺空調,安裝在老人房間里。兒子們還經常來陪老人聊天。
晚輩們關心著老人,老人惦記著晚輩。祝建民說,有一次,他跟妻子說孫子在學校吃不好飯的事情被母親聽到后,老人硬是讓他到學校里送菜。
談起兩位老人,孩子們坐在一起,不停講述著兩位老人生前的事情。
少了哭泣 更多的是祝福
9月25日,連陰幾天后突然放晴,涇陽縣云陽鎮羅家村上空清晰透亮。在村口,遠遠就可看到祝建民家門口掛著挽聯,但聽到的卻是激昂的秦腔,少了些許的悲痛。祝建民家分前后兩個小院子,老人靈堂設在后院正房大廳里,兩幅高高擺放的遺像,微笑看著跪在一起守靈的幾十位穿著孝服的子女。一身孝服的祝建民說,他們是四世同堂,擴音機里播放的是父母生前最愛聽的秦腔片段。
祝建民說,父親今年85歲,母親今年81歲,1945年11月兩人結婚,相依相伴64年。9月23日傍晚6時25分,母親在眾子女守候下安然離世。當子女們穿著孝服站在床前與母親告別時,相鄰另一張床上的父親不停地看著與自己相伴了一生的人。子女們安慰著父親,父親含著淚,說不出話來。晚7時45分,父親也平靜地離開了人世。
兩位老人相繼離去,對于這個以孝治家的普通農家來講,是所有人都不愿意接受的事情。但子女們都用手緊緊捂住嘴巴,不愿大聲哭出聲來,唯恐驚擾剛剛離世的兩位老人。老人63歲的大女兒祝雪娥說,父母生前關系一直很好,在孩子們面前從不吵嘴,相敬如賓;老人們用一種豁達心態,包容著兒子、兒媳等所有孩子的一切。他們團結鄰里關系,教孩子們學會尊重他人和家人。幾個兒媳為了照顧晚年的老人,常常守在老人的房間不肯離去,在老人身體最不好時,兒媳婦們就搶著照顧,放棄地里的農活。她們說,老人只有一個,地荒了明年還可以再種。兩位老人一起走了,祝雪娥勸親人都不要哭,在他們看來,高壽的父母安然離去是喜喪,更多的應該是祝福。
晚輩關心老人 老人惦記晚輩
祝建民說,五年前兩位老人身體都比較硬朗,大姐祝雪娥從農村將老人接到西安居住,還專門陪老人旅游,省內旅游完了,又帶著他們到北京等地旅游。母親說她要養好身體,還要到更多的地方轉一轉,了解涇陽以外更大的世界。為此,老人還特別注重鍛煉身體,同時提醒兒女們學會鍛煉。祝建民拿出一大堆父母親旅游時的照片,照片上,兩位老人微笑著,甜蜜而幸福。
2004年,父親摔斷了腿,從此臥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祝建民跟大哥在床板中間挖了一個洞,用于父親大小便,母親特意在旁邊安放一張床,晝夜照顧老伴。大姐專門從西安買來軟管放在老人嘴里以方便老人喝水,擔心水冷熱不均,父親喝一次水,母親都要摸一遍一旁的水袋。
天氣炎熱對常年臥床的老人的身體不好,易生痱子,兒媳們商量后于2004年專門從城里買來一臺窗式制冷機。去年,考慮到制冷機噪聲大影響老人休息,又從城里買來一臺空調,安裝在老人房間里。兒子們還經常來陪老人聊天。
晚輩們關心著老人,老人惦記著晚輩。祝建民說,有一次,他跟妻子說孫子在學校吃不好飯的事情被母親聽到后,老人硬是讓他到學校里送菜。
談起兩位老人,孩子們坐在一起,不停講述著兩位老人生前的事情。
相關文章
-
老年夫妻的相處之道你造嗎其實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我們的老年夫妻應該遵循什么樣的相處之道,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好的健康的狀態的,那么老年夫妻的時候
-
老人金婚送什么禮物老年人已經到了年齡之后都想擁有一個非常幸福的晚年,那么如果我們的老年人也在要舉行一個金婚典禮的時候,對于作為朋友或者是子
-
老年人群聽聽流行音樂也不錯每種人群或者每個年齡段的人群都有自己喜愛的音樂,通常大家會覺的老年人更喜歡聽一些老歌或者戲曲什么的,也的確在生活中很多老
-
老年夫妻記得給婚姻保鮮很多老人會感覺,都是老夫老妻了,不用再給婚姻保鮮。但有專家認為,老年夫妻也是需要給婚姻保鮮的。老年夫妻雖然共同攜手度過了
-
為老人選購手機的六個要點隨著手機的普及,不少的子女也想為父母購買一部手機,這樣就能夠及時的聯系,及時的了解老人的生活和健康狀況,那么,大家知道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