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的老先生,該選擇怎樣的伴侶
第一,要有身段氣質;第二,要有相同的價值觀;第三,年齡要比我小十幾歲,最好不超過40歲,50歲根本不能考慮。我的生理和心理素質都很好,覺得自己還年輕。 如果不是張先生自己說,我沒有想到他已經是60出頭了。張先生本是做文化工作出身,寫過劇本,當過演員,現在潛心研究學問,著述頗豐,理論研究很有成績。他給人的第一印象是不僅氣質儒雅,而且精神矍鑠。聽他講述著自己研究和著述,不禁令人肅然起敬。
但是,張先生的現實生活卻是不如意的。面對我,張先生講述了他的生活故事——
我有過兩次婚姻,現在卻是一個人生活。
第一次婚姻,我們兩人可算是郎才女貌。但是,在那個“史無前例”的時代,我的一件作品被定為有嚴重的政治問題,我因此而受到審查。為了讓妻子免于牽連,我竭盡全力勸她和我離婚。
第二次婚姻,我40多歲了,妻子剛剛20多歲。她是我的崇拜者,年輕漂亮,出身于高干家庭。婚后,我們也算相親相愛。但是,慢慢地發現,我們沒有共同的價值觀。我那時為事業已經如癡如迷,根本顧不上照顧家,就是在她生小孩住院的時候我都不能在她身旁,讓她感到很冷漠失落。幾年后我再一次勸說她離婚。
就這樣,我現在家里家外一個人,每天研究寫作,倒也無牽無掛,落得個清靜……
有人說,潛心研究學問的大家,選擇的生活方式多是常人不能想象的。張先生莫非獨身一人也其樂融融?我婉轉地提出疑問:“這樣的獨身生活,您感覺如何?”
“一個人的日子,簡直不是人過的!”張先生幾乎是情不自禁地坦言。
原來,張先生并不愿意獨身,他也想有一個相依相偎的伴侶,而他的困擾是找一個怎樣的伴侶——
第二次離婚后,我的生活中出現過幾個女士,大多是聽過我講學或者讀過我作品的有過婚史的女士,比我年輕得多。但交往過一段時間后,有的是因為相距太遠,有的是因為孩子問題,有的是因為其他問題,最后都成了一般的朋友。
其中一個當時不過40歲,因為丈夫的粗暴而離異。她非常崇拜我,從很遠的地方來看望我。我們交往了三年。但是,因為孩子教育等問題,她還是離我而去。
現在,還有一個女士一直在等我。她是等我最久的人,但是她年齡較大,而且因為負擔太重,比較憔悴,還有住房和孩子的問題,我至今沒有最后決定……
“我的條件不是很高。”張先生說得干脆,“第一,要有身段氣質;第二,要有相同的價值觀;第三,年齡要比我小十幾歲,最好不超過40歲,50歲根本不能考慮。我的生理和心理素質都很好,覺得自己還年輕。”
把張先生的條件綜合一下,就是:身材苗條,情投意合,年輕漂亮。不用說60多歲的老人,就是中年的人再婚,有幾個敢存這樣的奢望?不能否認,世間確有老夫少妻也婚姻美滿的實例。但是年齡差異過大,不論是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是婚姻難以逾越的障礙。其實,張先生第二次婚姻的失敗便是一個證明。
也不能否認,的確會有年輕女士傾慕年老男人的故事。但是這樣的故事多是源于浪漫的沖動,缺少理性,是人在情緒化心態下的選擇,是難以經受現實考驗的。在崇拜心理的作用下,人會把對方完美化和理想化,但是,一旦走進現實的生活,發現面對的到底也是一個現實的人,許多問題都會讓與老年男人年齡差異過大的女人卻步。與張先生有過交往的幾個女人最后都選擇了離去,其實也證明了這一點。
但是,張先生對于以前婚戀不成功的歸因出現了偏差,有意無意地回避了問題的本質。張先生出身文化藝術界,后來又過著閉門著書的生活,極少與周圍人有直接交流。這一切,形成并不斷強化了張先生的浪漫、理想化的人格特征。不能做出現實的、理性的決定,便是張先生有今天境遇的根本原因。正所謂,性格是命運的設計師。
現在,能夠幫助張先生走出生活困擾的關鍵是心態的調整,面對現實,少一些浪漫和幻想,多一些理性。
于是,我以適當的方式談了上面的看法,張先生表示理解,比較理性地接受了自己已經是一位60多歲老人的事實,并且當即肯定地表示,年齡條件是可以有彈性的。
我繼續與張先生進行探討,談古論今,談圣人,談俗人,談人生伴侶,談相濡以沫,一個觀念在張先生的意識中越來越明晰起來,這個觀念通俗得不能再通俗——少年夫妻老來伴。
最后,張先生微笑著和我握別:“謝謝!請放心,我會做出現實的選擇。”
此后,大約半年的光景,我的心理咨詢專線傳來了張先生的好消息,他說,一位50多歲的女士走進了他的晚年生活。
但是,張先生的現實生活卻是不如意的。面對我,張先生講述了他的生活故事——
我有過兩次婚姻,現在卻是一個人生活。
第一次婚姻,我們兩人可算是郎才女貌。但是,在那個“史無前例”的時代,我的一件作品被定為有嚴重的政治問題,我因此而受到審查。為了讓妻子免于牽連,我竭盡全力勸她和我離婚。
第二次婚姻,我40多歲了,妻子剛剛20多歲。她是我的崇拜者,年輕漂亮,出身于高干家庭。婚后,我們也算相親相愛。但是,慢慢地發現,我們沒有共同的價值觀。我那時為事業已經如癡如迷,根本顧不上照顧家,就是在她生小孩住院的時候我都不能在她身旁,讓她感到很冷漠失落。幾年后我再一次勸說她離婚。
就這樣,我現在家里家外一個人,每天研究寫作,倒也無牽無掛,落得個清靜……
有人說,潛心研究學問的大家,選擇的生活方式多是常人不能想象的。張先生莫非獨身一人也其樂融融?我婉轉地提出疑問:“這樣的獨身生活,您感覺如何?”
“一個人的日子,簡直不是人過的!”張先生幾乎是情不自禁地坦言。
原來,張先生并不愿意獨身,他也想有一個相依相偎的伴侶,而他的困擾是找一個怎樣的伴侶——
第二次離婚后,我的生活中出現過幾個女士,大多是聽過我講學或者讀過我作品的有過婚史的女士,比我年輕得多。但交往過一段時間后,有的是因為相距太遠,有的是因為孩子問題,有的是因為其他問題,最后都成了一般的朋友。
其中一個當時不過40歲,因為丈夫的粗暴而離異。她非常崇拜我,從很遠的地方來看望我。我們交往了三年。但是,因為孩子教育等問題,她還是離我而去。
現在,還有一個女士一直在等我。她是等我最久的人,但是她年齡較大,而且因為負擔太重,比較憔悴,還有住房和孩子的問題,我至今沒有最后決定……
“我的條件不是很高。”張先生說得干脆,“第一,要有身段氣質;第二,要有相同的價值觀;第三,年齡要比我小十幾歲,最好不超過40歲,50歲根本不能考慮。我的生理和心理素質都很好,覺得自己還年輕。”
把張先生的條件綜合一下,就是:身材苗條,情投意合,年輕漂亮。不用說60多歲的老人,就是中年的人再婚,有幾個敢存這樣的奢望?不能否認,世間確有老夫少妻也婚姻美滿的實例。但是年齡差異過大,不論是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是婚姻難以逾越的障礙。其實,張先生第二次婚姻的失敗便是一個證明。
也不能否認,的確會有年輕女士傾慕年老男人的故事。但是這樣的故事多是源于浪漫的沖動,缺少理性,是人在情緒化心態下的選擇,是難以經受現實考驗的。在崇拜心理的作用下,人會把對方完美化和理想化,但是,一旦走進現實的生活,發現面對的到底也是一個現實的人,許多問題都會讓與老年男人年齡差異過大的女人卻步。與張先生有過交往的幾個女人最后都選擇了離去,其實也證明了這一點。
但是,張先生對于以前婚戀不成功的歸因出現了偏差,有意無意地回避了問題的本質。張先生出身文化藝術界,后來又過著閉門著書的生活,極少與周圍人有直接交流。這一切,形成并不斷強化了張先生的浪漫、理想化的人格特征。不能做出現實的、理性的決定,便是張先生有今天境遇的根本原因。正所謂,性格是命運的設計師。
現在,能夠幫助張先生走出生活困擾的關鍵是心態的調整,面對現實,少一些浪漫和幻想,多一些理性。
于是,我以適當的方式談了上面的看法,張先生表示理解,比較理性地接受了自己已經是一位60多歲老人的事實,并且當即肯定地表示,年齡條件是可以有彈性的。
我繼續與張先生進行探討,談古論今,談圣人,談俗人,談人生伴侶,談相濡以沫,一個觀念在張先生的意識中越來越明晰起來,這個觀念通俗得不能再通俗——少年夫妻老來伴。
最后,張先生微笑著和我握別:“謝謝!請放心,我會做出現實的選擇。”
此后,大約半年的光景,我的心理咨詢專線傳來了張先生的好消息,他說,一位50多歲的女士走進了他的晚年生活。
相關文章
-
老年夫妻的相處之道你造嗎其實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我們的老年夫妻應該遵循什么樣的相處之道,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好的健康的狀態的,那么老年夫妻的時候
-
老人金婚送什么禮物老年人已經到了年齡之后都想擁有一個非常幸福的晚年,那么如果我們的老年人也在要舉行一個金婚典禮的時候,對于作為朋友或者是子
-
老年人群聽聽流行音樂也不錯每種人群或者每個年齡段的人群都有自己喜愛的音樂,通常大家會覺的老年人更喜歡聽一些老歌或者戲曲什么的,也的確在生活中很多老
-
老年夫妻記得給婚姻保鮮很多老人會感覺,都是老夫老妻了,不用再給婚姻保鮮。但有專家認為,老年夫妻也是需要給婚姻保鮮的。老年夫妻雖然共同攜手度過了
-
為老人選購手機的六個要點隨著手機的普及,不少的子女也想為父母購買一部手機,這樣就能夠及時的聯系,及時的了解老人的生活和健康狀況,那么,大家知道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