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老人也趕上了婚姻愛情觀的新潮
在很多的人眼里,老年夫妻之間的感情隨著歲月的流逝,留下的就是一種習慣和一來了在中國人傳統的觀念中,老年婚姻的實質就是找個伴而已。但是其實老年人也是有愛情觀的,老年夫妻沒有一起攜手走到頭的,就會產生一種新的額愛情觀,老年人一會追求愛與性、注重婚姻的質量和活力。
據最近的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結果統計,到2000年,中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已達1.29萬,占總人口的10.46%,中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已達71.4歲。中國老人的婚姻愛情觀正隨著社會進步發生著深刻變化。
在親情與愛情之間,部分老年人向愛情傾斜
近日,來自江西吉安、年近65歲的王老太千里迢迢奔赴天津,與天津的高級工程師陳老先生喜結良緣后,搬進天津市老年公寓居住。
王女士介紹說,自己喪偶后寡居多年,一直想找個合適的人,特別是兒子移居美國后,這種感受更加強烈。她曾經面臨好多選擇,但都沒有成功。她擇偶堅持的頭一個條件就是雙方“感覺好”。她說,現在不愁吃穿,找個老伴就圖個精神交流,因為與陳工“能擦出火花”,是這份愛情,使她愿意背離故土,從生長了大半輩子的南方轉移到天津這個陌生的北方城市。專門從事老年婚姻研究的天津社會科學院郝麥收教授告訴記者,物質的豐富,經濟的獨立,中國老年婚姻觀念已大為現代化,由以前封建的“從一而終”到愿意再次結婚,婚姻關系中由重視經濟因素發展到更加關注情感問題。
追求浪漫已不只是年輕人的專利,“代際婚姻”開始出現
在麥收婚介所里,記者見到65歲的高老太,因為情緒不好,她滿頭的白發散亂在額頭前,不停地在屋里走來走去的,并大聲地向婚介所的孫老師抱怨:我是司法系統的退休干部,一個月收入1000多元。他都76歲了,我不嫌棄他,他為什么還不愿意與我相處?原來,幾天前,高老太和一位姓陶的大爺相親,雙方在麥當勞見面后,高老太感覺不錯,但對方卻認為她長相一般,婉言謝絕了她。隨后不久,這位陶大爺和一位50多歲、長相較好的老太太開始交往。這事讓高老太怎么也想不通。從事多年老年婚姻介紹的孫老師透露,“代際婚姻”已成為老年婚姻的一個新特點。她所接觸的老年人特別是男性中,大部分都希望能找個年輕的伴侶,男女年齡相差最大的將近40歲,這已是兩代人之間的婚姻,但只要“代際婚姻”的當事雙方同意,她們也同樣愿意牽線。她說:“以前女方找男方,主要是找個經濟依靠,是找“飯票”,男方則是找個能照顧自己的,是找“保姆”。而現在老年人再婚,選擇的條件與年輕人沒有太大的差別,女方要求老頭長相瀟灑,身材高大,而男方則希望老太太漂亮,體貼,身段好。”
專門從事性學研究的專家史成禮告訴記者,“代際婚姻”的背后,有性的原因。以往人們難以啟齒的夫妻“性生活”,如今已成為衡量婚姻質量的一個重要標準。但男女生理結構不同,老年男子在70歲時還有性要求甚至還較為活躍,而此時老年女性因卵巢功能退化等,幾乎沒有這方面的需求,“代際婚姻”卻能彌補這一不足。郝麥收的調查也顯示了這一趨勢:老人再婚男女的年齡平均差距為11.1歲。郝麥收也認為,這種情況下,雙方身體條件較能相互適應,性生活能基本達到和諧。
-
老年夫妻的相處之道你造嗎其實有很多的人們并不知道我們的老年夫妻應該遵循什么樣的相處之道,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好的健康的狀態的,那么老年夫妻的時候
-
老人金婚送什么禮物老年人已經到了年齡之后都想擁有一個非常幸福的晚年,那么如果我們的老年人也在要舉行一個金婚典禮的時候,對于作為朋友或者是子
-
老年人群聽聽流行音樂也不錯每種人群或者每個年齡段的人群都有自己喜愛的音樂,通常大家會覺的老年人更喜歡聽一些老歌或者戲曲什么的,也的確在生活中很多老
-
老年夫妻記得給婚姻保鮮很多老人會感覺,都是老夫老妻了,不用再給婚姻保鮮。但有專家認為,老年夫妻也是需要給婚姻保鮮的。老年夫妻雖然共同攜手度過了
-
為老人選購手機的六個要點隨著手機的普及,不少的子女也想為父母購買一部手機,這樣就能夠及時的聯系,及時的了解老人的生活和健康狀況,那么,大家知道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