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再婚不簡單 要講究門當戶對
離異或喪偶老人再婚實際上是一件好事。因為有人陪伴畢竟是一件好事,有很多的老年人在重新結婚后心情舒暢,疾病減少,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延緩了老年人的衰老進程。而那些一直孤身生活的老人則心情壓抑,郁郁寡歡,發病率與死亡率都遠高于同齡再婚老人。但是老年人再婚是有很多的講究的。
但在找自己“另一半”時,也要持謹慎態度。老人可塑性差,很難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如果草率從事,找到一個自己不合意的對象,則煩惱更多。
因此,該負責人建議,老年人找“老來伴”的宗旨是不要急,而要穩。老年人再婚應比年輕人更講究門當戶對:兩個人財產相當、子女相當、文化水平相當,走到一起是出于感情需要,而沒有功利色彩,這樣的婚姻不僅穩妥,也能得到兒女們的尊重。
老年人更需要自覺地對晚年婚姻進行感情維護和法律保護。尤其是離異或喪偶的老年人,更應慎重對待再婚,要遵循戀愛自由、雙方自愿,同時充分考慮雙方家庭的實際。對于財產問題,雙方應事先約定,并盡量取得子女的諒解,以減少和杜絕以后的隱患和紛爭。
子女和晚輩,應當尊重老人的婚姻權利,使他們在經歷人生風雨之后能得到精神慰藉和愉悅,有一個溫馨、安寧、幸福的晚年。
同居不扯證有三大原因
花甲老人喪偶后未婚同居,或者先試婚再結婚,這種現象越來越普遍。
“在兩三年前,一些老年人還感到征婚‘有礙面子’,很多是偷偷地請朋友介紹,即使走進婚介所也要瞞著親友。”市婦聯百年婚介的負責人說,現在,他們變得坦然起來。
而老年人的征婚條件,一般把經濟因素放在首位,要求對方有房子、退休工資,否則免談,這樣的老年征婚者已占到一半以上。
不過,很多老人都沒有考慮要去辦理結婚登記。“說要試婚的不少,交往一段時間再說結婚。畢竟,經歷了那么多事情,把婚姻也看得比較透徹了。”
根據與老年婚姻接觸較多的各類機構估計,大概有20%再婚老人,都沒有辦理結婚登記。
老年人再婚,先試婚,或者共同居住后不去登記結婚,有三大原因。
市婚姻家庭指導中心有關負責人說,首先是老年再婚易離婚,因為相處時間短,性格不合,再婚后難以建立起夫妻感情,不能正確處理家庭矛盾,加上雙方再婚前沒有對婚后生活、財產等做出約定或協議,沒有采取法律手段進行財產公證,這易引發矛盾和麻煩。
其次,子女愛干涉老人婚姻,也是重要原因。當然,子女關心父母的婚姻,這是正常現象。但不能不排除一些子女不能與再婚老人融洽相處,還有一些子女存在私心作怪的情況。并且社會上還存在舊的傳統觀念,對老人再婚抱有偏見。
此外,男找“保姆”、女找“靠山”的現象
好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