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投資小心陷阱
云南一家公司,近日被云南銀監(jiān)局、省公安廳、省工商局聯合通報。該企業(yè)借種植、養(yǎng)殖、項目開發(fā)、莊園開發(fā)等名義向中老年人吸納資金,承諾15%的高額利潤回報,公司成立四年以來,吸納了上萬人次參與投資,涉案金額近億元。
如此大規(guī)模的非法集資在云南實屬少見,而且受騙者多數為中老年人,在投資理財越來越被普通百姓重視和接受的時候,我們應該關注中老年人的投資需求和對他們利益的保護。
高額回報引人上當
一個公司憑什么能非法集資近億元?憑什么能讓上萬人被騙其中?首先是每年15%回報率和到期還本的承諾。15%算是高額回報嗎?我們可以做個簡單比較。
今年年初股市的“小牛”行情再次造就了中國股民的輝煌,不知道有多少人已經在這波行情里實現資產翻番,和這比起來,15%簡直就是小兒科,甚至有的基金3個月收益都遠遠超越它,但是伴隨著這種高收益,高風險也是股市的特點。
再比較一下收益率較低但風險也比較低的銀行理財產品,一般銀行理財產品時間在3個月、半年、一年左右的居多,也多為人們所熟悉,其年化收益能達到7%就已經是很了不起的了,相對于此,15%的回報又是一個很可觀的數字。
綜合以上兩個方面,我們可以看出一些公司實際上將高收益和低風險結合起來,在保本無風險的承諾下,配以一個不算離譜但又比較有誘惑力的收益率,正好迎合了中老年人的投資心態(tài)。
另外,非法集資公司使用的集資方式是“借款”,與受騙人簽訂借款證明。經過公司巧妙包裝,一種投資行為變身成為借債行為,從權益上來說,受騙的群眾成了公司的債權人,而并非“投資人”,這既從名義上避過了“非法集資”,又在形式上讓受騙人更加放心。同時,公司在運營的過程中,通過舉辦講座、宣傳等反復鼓動,騙取很多人的信任。
工商銀行云南分行營業(yè)部護國支行CFP(國際金融理財師)李紅杰表示:“為什么把目標瞄準中老年人,這是因為他們更容易接近。”中老年人從家庭生命周期來說,進入“空巢期”。多數退休閑賦在家,既有空余時間又有一定積蓄,同時兒女因為工作繁忙無法常侍身前,很多公司正是鉆了這個空子,讓一些年輕的業(yè)務員主動接觸中老年人,經常噓寒問暖,無形中拉近了和中老年人的距離,打破他們的心理防線。此后,再用鼓動宣傳的方式將中老年人一步步帶入騙局,并給予承諾的高回報,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形成的“羊群效應”,近而“拆東墻補西墻”將雪球越滾越大。
防范騙局再現
一場非法集資能持續(xù)四年,其中肯定有諸多原因。李紅杰認為,要防范此類事件再發(fā)生,對于中老年人投資理念的引導和投資知識的培養(yǎng)應該得到更多的關注。
“一是選擇合法正規(guī)的投資渠道進行投資。”李紅杰認為,中老年人在投資渠道上首先就應該把好第一道關,選擇銀行、證券公司、基金等這些早已經被大眾熟知的合法投資機構,它們擁有更為專業(yè)的投資服務體系,能對個人投資給予針對性建議,不僅僅是從中獲得收益,更能提高自己的投資知識。
“二是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識,多與家人溝通。”李紅杰建議中老年投資者不要輕信“無風險高收益”的言語,凡是遇到這種承諾首先心里就要有所戒備,同時多聽取家人的建議,了解當前的投資形式,避免掉入陷阱。
同時李紅杰還強調了媒體的作用,作為被大眾廣為認可的信息傳遞平臺,媒體應該多對此類事件報道揭露,舉一反三,教會大家如何識別非法公司的騙術,引導建立公眾合法投資的理念。
投資要避“陷阱”
在理財投資中有這么一個簡單的公式,個人投資風險資產的比例=(100-個人年齡)×100%,從公式中可以看出,中老年人不宜在風險資產上投入過大比例的資產,同時也不要過多追求高收益,因為這都要伴隨相應的高風險。李紅杰建議,中老年人投資最好以“保守、穩(wěn)健”作為指導,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
李紅杰介紹說,目前有很多投資品種比較適合中老年人,在銀行理財產品中,如工行的“靈通快線”、“穩(wěn)得利”系列產品,其特點是長期、短期都有,風險低,收益穩(wěn)定。再如一些債券、貨幣基金及適當的基金定投也是中老年人投資的較好選擇。
今年80歲高齡的楊爺爺是一位與黃金投資結緣兩年的樂觀老人,他幾乎每天都到銀行關注黃金行情,兩年的投資時間里,有虧有贏,但老人卻都沒有介懷過,一直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黃金投資已經和買菜、做飯、打門球、旅游一樣成為楊爺爺豐富多彩生活的一部分,而非單純的賺錢工具。
如此大規(guī)模的非法集資在云南實屬少見,而且受騙者多數為中老年人,在投資理財越來越被普通百姓重視和接受的時候,我們應該關注中老年人的投資需求和對他們利益的保護。
高額回報引人上當
一個公司憑什么能非法集資近億元?憑什么能讓上萬人被騙其中?首先是每年15%回報率和到期還本的承諾。15%算是高額回報嗎?我們可以做個簡單比較。
今年年初股市的“小牛”行情再次造就了中國股民的輝煌,不知道有多少人已經在這波行情里實現資產翻番,和這比起來,15%簡直就是小兒科,甚至有的基金3個月收益都遠遠超越它,但是伴隨著這種高收益,高風險也是股市的特點。
再比較一下收益率較低但風險也比較低的銀行理財產品,一般銀行理財產品時間在3個月、半年、一年左右的居多,也多為人們所熟悉,其年化收益能達到7%就已經是很了不起的了,相對于此,15%的回報又是一個很可觀的數字。
綜合以上兩個方面,我們可以看出一些公司實際上將高收益和低風險結合起來,在保本無風險的承諾下,配以一個不算離譜但又比較有誘惑力的收益率,正好迎合了中老年人的投資心態(tài)。
另外,非法集資公司使用的集資方式是“借款”,與受騙人簽訂借款證明。經過公司巧妙包裝,一種投資行為變身成為借債行為,從權益上來說,受騙的群眾成了公司的債權人,而并非“投資人”,這既從名義上避過了“非法集資”,又在形式上讓受騙人更加放心。同時,公司在運營的過程中,通過舉辦講座、宣傳等反復鼓動,騙取很多人的信任。
工商銀行云南分行營業(yè)部護國支行CFP(國際金融理財師)李紅杰表示:“為什么把目標瞄準中老年人,這是因為他們更容易接近。”中老年人從家庭生命周期來說,進入“空巢期”。多數退休閑賦在家,既有空余時間又有一定積蓄,同時兒女因為工作繁忙無法常侍身前,很多公司正是鉆了這個空子,讓一些年輕的業(yè)務員主動接觸中老年人,經常噓寒問暖,無形中拉近了和中老年人的距離,打破他們的心理防線。此后,再用鼓動宣傳的方式將中老年人一步步帶入騙局,并給予承諾的高回報,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形成的“羊群效應”,近而“拆東墻補西墻”將雪球越滾越大。
防范騙局再現
一場非法集資能持續(xù)四年,其中肯定有諸多原因。李紅杰認為,要防范此類事件再發(fā)生,對于中老年人投資理念的引導和投資知識的培養(yǎng)應該得到更多的關注。
“一是選擇合法正規(guī)的投資渠道進行投資。”李紅杰認為,中老年人在投資渠道上首先就應該把好第一道關,選擇銀行、證券公司、基金等這些早已經被大眾熟知的合法投資機構,它們擁有更為專業(yè)的投資服務體系,能對個人投資給予針對性建議,不僅僅是從中獲得收益,更能提高自己的投資知識。
“二是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識,多與家人溝通。”李紅杰建議中老年投資者不要輕信“無風險高收益”的言語,凡是遇到這種承諾首先心里就要有所戒備,同時多聽取家人的建議,了解當前的投資形式,避免掉入陷阱。
同時李紅杰還強調了媒體的作用,作為被大眾廣為認可的信息傳遞平臺,媒體應該多對此類事件報道揭露,舉一反三,教會大家如何識別非法公司的騙術,引導建立公眾合法投資的理念。
投資要避“陷阱”
在理財投資中有這么一個簡單的公式,個人投資風險資產的比例=(100-個人年齡)×100%,從公式中可以看出,中老年人不宜在風險資產上投入過大比例的資產,同時也不要過多追求高收益,因為這都要伴隨相應的高風險。李紅杰建議,中老年人投資最好以“保守、穩(wěn)健”作為指導,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
李紅杰介紹說,目前有很多投資品種比較適合中老年人,在銀行理財產品中,如工行的“靈通快線”、“穩(wěn)得利”系列產品,其特點是長期、短期都有,風險低,收益穩(wěn)定。再如一些債券、貨幣基金及適當的基金定投也是中老年人投資的較好選擇。
今年80歲高齡的楊爺爺是一位與黃金投資結緣兩年的樂觀老人,他幾乎每天都到銀行關注黃金行情,兩年的投資時間里,有虧有贏,但老人卻都沒有介懷過,一直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黃金投資已經和買菜、做飯、打門球、旅游一樣成為楊爺爺豐富多彩生活的一部分,而非單純的賺錢工具。
相關文章
-
老年人5大理財小訣竅對于我們老年人來說,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理財才能夠保護我們的老年人的身體,更加的健康,不致于我們的財產非常大的流失,還
-
為老人細數節(jié)儉過頭的危害節(jié)儉是中華名族的傳統美德,很多老年人節(jié)儉了一輩子。不可否認,節(jié)儉不是壞事,但凡事都有度,如果老年人節(jié)儉過頭的話,不僅會影
-
老年人購買保健品要慎重老年人購買保健品要慎重,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老年人群體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上的需求都需要引起重視,在如何應對老齡化上,需
-
老年人乘飛機的注意事項是什么老年人乘飛機的注意事項是什么?由于身體原因,老人對于飛行的適應力和耐受力往往較差,不少老人同時患有各種慢性病,在搭乘飛機
-
退休老人要怎么理財呢退休老人要怎么理財呢?對于退休老年人,除了洗衣做飯,自己照顧自己,平時到廣場跳跳廣場舞之外,其實還有一些應該注意的,那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