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營銷9大花招 招招狠掏你腰包
昨日,省工商聯保健品行業商會致函省消委,希望省消委發布保健品消費警示,特別是發布關于會議營銷的消費警示,切實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消費警示包括:1、中老年朋友不要參加國家明令禁止的健康講座、免費義診等購買保健食品;2、不要相信虛假廣告宣傳,保健食品和藥品是有本質區別的;3、認準標記,保健食品內外包裝上都應有“藍帽子”標記;4、索要銷售發票。
省工商聯保健品行業商會秘書長李沁波表示,新公布的《保健食品監督管理條例(草案)》首次增加了“禁止以舉辦健康講座、會議等方式銷售保健食品。”由此可見,有關部門已經發現“會議營銷”問題的存在并將采取措施。從立法程序看,《保健食品監督管理條例》不久有望出臺。但時值今日,“會議營銷”仍然活躍著,仍然有大量的消費者上當受騙。他們希望針對這些不規范行為,通過省消委向消費者發布消費警示。
省消委投訴部主任李曉斌稱,省消委歡迎保健品行業商會的建議,并將于近期針對保健食品消費發出相應的消費警示。
行業商會曝光會議營銷“9大花招”
近日,四川省工商聯保健品行業商會對整個保健品市場進行了數次深入的調查,發現行業中存在不規范行為,“會議營銷”問題尤其突出。昨日,有關人員向記者介紹了會議營銷的種種花樣及危害。
花招一:街頭義診
為路過群眾免費測血壓、血糖、血脂,伺機在群眾抽驗的血液內摻入某類化學物質,使檢查結果呈現為糖尿病、高血壓和高血脂等慢性疾病,趁機銷售相關產品。
花招二:免費體檢
將老年人帶到店內體檢、免費體驗保健器械。在檢查的器械上做手腳,查出很多疾病來恐嚇消費者,誤導其購買這類器械。
花招三:免費試用
一些銷售人員上門服務,免費贈送產品給老年人試用;過幾日,銷售人員再上門調查時,會帶上他們事先調試好的儀器給消費者檢查,其結果是:消費者的病癥已減輕了很多,繼續使用即可痊愈。
花招四:健康講座
一些連基本健康知識都不具備的銷售人員,把老年人召集到大茶樓、會議室、賓館等會場,利用宣傳健康知識等名義,冒充專家教授,誤導老年人,再免費贈送保健品,并將其功效神化,以此達到銷售目的。
花招五:感情推銷
抓住老年人的空虛心理,偽裝成孝子,獲得老人的認同后推銷產品,還說是“兒子”孝敬父母的。
花招六:夸大功效
很多銷售人員甚至把保健品和保健食品充當藥品賣給消費者,將產品說得比藥還好,包治百病。
花招七:先免后加
銷售員先不收錢,第二次收30-50元,隨后又退還給消費者;然后又收150-300元,第三天又退還給消費者,最后說還要送更好的產品給有誠意的消費者,而這次收到錢后,銷售員便無影無蹤了。
花招八:免費旅游
在會議營銷中,工作人員宣稱買產品送禮品(如買1000元的產品,就送高于1000元的禮品),或承諾買多少錢的產品可請購買者吃飯、抽獎,免費旅游等。
花招九:凌晨開會
為了躲避執法人員,銷售員大都利用早上5、6點鐘的時間來銷售產品,這給政府相關部門的監管帶來諸多不便。
市民反饋
會議營銷害苦老年人 大家擁護立法禁止
昨日,不少市民通過撥打本報熱線、發郵件等方式,舉報自已或家人遭遇過的會議營銷,揭露會議營銷的危害,同時紛紛表達了對“禁止以講座形式銷售保健品”有望立法的擁護。
去年年底,家住蜀漢路的王婆婆,被人接去參加了一個健康講座,對方免費檢查了她的血液后,稱她血脂高,說服她花3000多元錢買了一種產品。她服用3個月后根本沒有效果。她在網上查了后發現,她買的產品比同類產品價格至少高一倍!王婆婆說,“會議營銷”賣的產品普遍偏高,而且沒有票據,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
70多歲的于大爺提起會議營銷,情緒十分激動。他告訴記者,他有7個兄弟姐妹,幾乎每個人都接到過“老年聯誼”、“免費到農家樂去聽健康講座”等電話邀請。他和姐姐都中了會議營銷的“招”。于大爺認為,對方為了讓老年人掏腰包,可謂費盡心思、花樣百出,“這會議營銷很有欺騙性,如果真能立法禁止會議營銷保健品,那可是為老年人做了件大好事!”
昨天上午,另一位市民也打來熱線稱,在市內一賓館的會議廳里,正有一群人召集著上百名老年人,從事著類似的“會議營銷”,這次的保健產品還是“軟黃金”蜂膠膠囊!
“這些人就是看準了老年人的需求。”發現上當的張大爺氣憤地離開了會場,他說,老年人最看重健康,這些被說成“可以提高抵抗力”的保健品,一經銷售人員的熱情推銷,很多老年人就只有掏腰包。
消費警示包括:1、中老年朋友不要參加國家明令禁止的健康講座、免費義診等購買保健食品;2、不要相信虛假廣告宣傳,保健食品和藥品是有本質區別的;3、認準標記,保健食品內外包裝上都應有“藍帽子”標記;4、索要銷售發票。
省工商聯保健品行業商會秘書長李沁波表示,新公布的《保健食品監督管理條例(草案)》首次增加了“禁止以舉辦健康講座、會議等方式銷售保健食品。”由此可見,有關部門已經發現“會議營銷”問題的存在并將采取措施。從立法程序看,《保健食品監督管理條例》不久有望出臺。但時值今日,“會議營銷”仍然活躍著,仍然有大量的消費者上當受騙。他們希望針對這些不規范行為,通過省消委向消費者發布消費警示。
省消委投訴部主任李曉斌稱,省消委歡迎保健品行業商會的建議,并將于近期針對保健食品消費發出相應的消費警示。
行業商會曝光會議營銷“9大花招”
近日,四川省工商聯保健品行業商會對整個保健品市場進行了數次深入的調查,發現行業中存在不規范行為,“會議營銷”問題尤其突出。昨日,有關人員向記者介紹了會議營銷的種種花樣及危害。
花招一:街頭義診
為路過群眾免費測血壓、血糖、血脂,伺機在群眾抽驗的血液內摻入某類化學物質,使檢查結果呈現為糖尿病、高血壓和高血脂等慢性疾病,趁機銷售相關產品。
花招二:免費體檢
將老年人帶到店內體檢、免費體驗保健器械。在檢查的器械上做手腳,查出很多疾病來恐嚇消費者,誤導其購買這類器械。
花招三:免費試用
一些銷售人員上門服務,免費贈送產品給老年人試用;過幾日,銷售人員再上門調查時,會帶上他們事先調試好的儀器給消費者檢查,其結果是:消費者的病癥已減輕了很多,繼續使用即可痊愈。
花招四:健康講座
一些連基本健康知識都不具備的銷售人員,把老年人召集到大茶樓、會議室、賓館等會場,利用宣傳健康知識等名義,冒充專家教授,誤導老年人,再免費贈送保健品,并將其功效神化,以此達到銷售目的。
花招五:感情推銷
抓住老年人的空虛心理,偽裝成孝子,獲得老人的認同后推銷產品,還說是“兒子”孝敬父母的。
花招六:夸大功效
很多銷售人員甚至把保健品和保健食品充當藥品賣給消費者,將產品說得比藥還好,包治百病。
花招七:先免后加
銷售員先不收錢,第二次收30-50元,隨后又退還給消費者;然后又收150-300元,第三天又退還給消費者,最后說還要送更好的產品給有誠意的消費者,而這次收到錢后,銷售員便無影無蹤了。
花招八:免費旅游
在會議營銷中,工作人員宣稱買產品送禮品(如買1000元的產品,就送高于1000元的禮品),或承諾買多少錢的產品可請購買者吃飯、抽獎,免費旅游等。
花招九:凌晨開會
為了躲避執法人員,銷售員大都利用早上5、6點鐘的時間來銷售產品,這給政府相關部門的監管帶來諸多不便。
市民反饋
會議營銷害苦老年人 大家擁護立法禁止
昨日,不少市民通過撥打本報熱線、發郵件等方式,舉報自已或家人遭遇過的會議營銷,揭露會議營銷的危害,同時紛紛表達了對“禁止以講座形式銷售保健品”有望立法的擁護。
去年年底,家住蜀漢路的王婆婆,被人接去參加了一個健康講座,對方免費檢查了她的血液后,稱她血脂高,說服她花3000多元錢買了一種產品。她服用3個月后根本沒有效果。她在網上查了后發現,她買的產品比同類產品價格至少高一倍!王婆婆說,“會議營銷”賣的產品普遍偏高,而且沒有票據,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
70多歲的于大爺提起會議營銷,情緒十分激動。他告訴記者,他有7個兄弟姐妹,幾乎每個人都接到過“老年聯誼”、“免費到農家樂去聽健康講座”等電話邀請。他和姐姐都中了會議營銷的“招”。于大爺認為,對方為了讓老年人掏腰包,可謂費盡心思、花樣百出,“這會議營銷很有欺騙性,如果真能立法禁止會議營銷保健品,那可是為老年人做了件大好事!”
昨天上午,另一位市民也打來熱線稱,在市內一賓館的會議廳里,正有一群人召集著上百名老年人,從事著類似的“會議營銷”,這次的保健產品還是“軟黃金”蜂膠膠囊!
“這些人就是看準了老年人的需求。”發現上當的張大爺氣憤地離開了會場,他說,老年人最看重健康,這些被說成“可以提高抵抗力”的保健品,一經銷售人員的熱情推銷,很多老年人就只有掏腰包。
相關文章
-
老年人5大理財小訣竅對于我們老年人來說,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理財才能夠保護我們的老年人的身體,更加的健康,不致于我們的財產非常大的流失,還
-
為老人細數節儉過頭的危害節儉是中華名族的傳統美德,很多老年人節儉了一輩子。不可否認,節儉不是壞事,但凡事都有度,如果老年人節儉過頭的話,不僅會影
-
老年人購買保健品要慎重老年人購買保健品要慎重,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老年人群體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上的需求都需要引起重視,在如何應對老齡化上,需
-
老年人乘飛機的注意事項是什么老年人乘飛機的注意事項是什么?由于身體原因,老人對于飛行的適應力和耐受力往往較差,不少老人同時患有各種慢性病,在搭乘飛機
-
退休老人要怎么理財呢退休老人要怎么理財呢?對于退休老年人,除了洗衣做飯,自己照顧自己,平時到廣場跳跳廣場舞之外,其實還有一些應該注意的,那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