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容易沖動 選擇理財產品要謹慎
老年人的特點有很多的,主要是耳根子軟,容易一時沖動,在其他事情上有著這樣的沖動就算了,但是在理財時候容易被別有用心的人忽悠,拿出多年省吃儉用的積蓄買了并不適合自己的產品,保健品如是,投資理財也如此。
盡管面對通脹壓力,銀發族理財不再只會存定期買國債,凸顯了理財觀念的深入人心,但其間屢屢發生的銷售誤導、誤信高回報投資致血本無歸的先例,也給老年人群投資理財一再提醒。
年屆80,長沙某事業單位的退休老人唐志華(化名)近年來開始嘗試新的理財渠道—街頭的投資擔保項目。去年開始,有投資擔保公司駐點小區派發傳單和抽紙等小禮品,在工作人員推薦下,唐爹爹先后在梓園路、建湘路邊的幾家投資擔保公司進行了投資,期限6個月、3個月不等,年化收益率14.4%左右,金額累計10萬元左右,有的項目投向了河南。唐爹爹判斷是:新開的公司不會那么快跑路,因此會更穩當。
理財師:盲目追高小心翻船
在定期、國債、銀行(行情 專區)理財的收益普遍在3%到6%的情況下,突然出現14.4%年化收益的高息產品,一般宣傳上都會很顯眼地標注“政府批準、保本保息、有擔保、有抵押、安全保障”等字眼,在營銷人員軟磨硬泡加小恩小惠的攻勢下,老人家很容易將積蓄投進去。
據多方媒體報道,“投資擔保公司跑路事件”頻有發生,造成投資者的巨大虧損。《洛陽日報》曾在頭版給洛陽投資擔保類公司正本清源—投資、擔保公司不能接收社會存款進行投資理財。“向社會公眾吸收或變相吸收資金的行為,屬非法金融業務活動,所簽訂的合同應認定為無效合同,不受法律保護。”
唐爹爹的投資是否有風險,須看項目本身。但可以肯定的是,世上沒有免費午餐,也沒有只贏不輸的投資。因此,老人在私人借貸、個人投資方面,一定要特別提醒自己,不要追求過高的收益,免得翻船。“銀發族”理財應“穩”字當頭,切勿盲目跟風,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家住東風路某居民小區,77歲的長沙退休老人廖清方(化名)略有積蓄,此前一直存銀行定期。2009年前后,廖爹爹在銀行辦業務時,被業務員派發的保險(行情 專區)理財傳單吸引,并曾參加過一場多位中老年人參加的投資理財講座,被推薦帶有投資分紅功能的保險產品。此后的2009年和2010年,廖爹爹分兩次購買了同一家保險公司的保險理財產品,分別為6萬元和5萬元,保險受益人分別為兒子和女兒。直到看到合同,廖爹爹才知道,一份退還本金需10年,另一份則需20年,而這些并未在購買前被明確提示。
理財師:主動了解避免被騙
廖先生這種情況并非產品本身有問題,而是這類產品被錯誤地銷售給不該銷售的對象。銀保產品更適合于理財中的資產配置,具有強制儲蓄、教育基金(行情 專區)、養老補充、避稅避險等功能。而柜臺銷售通常是短短幾分鐘時間,銷售人員要把保險解釋清楚實屬難事。部分市民尤其是老年群體,信息有限,對金融知識了解程度停留在表面,在不當銷售中成為了犧牲品。
目前,規范銷售行為在當今變化莫測的金融市場中已經發生改變,銷售規范日趨嚴格。保監會 、銀監會聯合發布的《關于進一步規范商業銀行代理保險業務銷售行為的通知》,從4月1日起已正式實施。《通知》規定,商業銀行在向65歲以上老人銷售保險時,必須由保險公司人工審核之后才可出單,銀保渠道保險產品的猶豫期也由之前的10天延長到15天。因此,提醒老人家,主動了解最新的政策和行業動態,積極捍衛自身權益,避免被人輕易糊弄。例如,購買銀保產品后,目前有15天的“猶豫期”,即保險合同簽訂15日內,如果后悔,可以要求退保,本金可以取回。
王明亮興業銀行長沙分行財富管理中心貴賓理財經理,CFP,中國百佳金融理財師(2012年),興業銀行金牌理財師,上海黃金交易所黃金交易員。擅長資產配置,理財產品分析與投資,基金分析與投資,貴金屬分析與投資。
-
老年人5大理財小訣竅對于我們老年人來說,并不知道應該如何正確的理財才能夠保護我們的老年人的身體,更加的健康,不致于我們的財產非常大的流失,還
-
為老人細數節儉過頭的危害節儉是中華名族的傳統美德,很多老年人節儉了一輩子。不可否認,節儉不是壞事,但凡事都有度,如果老年人節儉過頭的話,不僅會影
-
老年人購買保健品要慎重老年人購買保健品要慎重,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老年人群體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上的需求都需要引起重視,在如何應對老齡化上,需
-
老年人乘飛機的注意事項是什么老年人乘飛機的注意事項是什么?由于身體原因,老人對于飛行的適應力和耐受力往往較差,不少老人同時患有各種慢性病,在搭乘飛機
-
退休老人要怎么理財呢退休老人要怎么理財呢?對于退休老年人,除了洗衣做飯,自己照顧自己,平時到廣場跳跳廣場舞之外,其實還有一些應該注意的,那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