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用腦比不常用腦發生老年癡呆的機率要小
老年癡呆疾病的癥狀,以及老年癡呆疾病的危害讓不少老年人擔心自己患上老年癡呆。但是老年人不要害怕,有關的調查顯示,勤用腦比不常用腦發生老年癡呆的機率要小。老年人可以在日常的時候有意識多用右腦,能降低日后發生老年癡呆的可能。
多用腦 患老年癡呆機率小
高錕所患病名為阿茲海默癥(簡稱AD),是老年癡呆癥中最常見的一種,與年齡、遺傳、環境和心理等多種因素有關,病因尚未完全明確,因此治療比較困難。目前全球老年癡呆癥患者已經超過3500萬人。流行病學調查表明,中國老年癡呆癥出現的平均年齡為72歲,65歲的老年性癡呆患病率達3%-8%,80歲以上增加到30%。
“這種病無論是在農民還是高錕這樣的大科學家身上,都有可能發生。”章軍建說,可以肯定的是,勤用腦的人要比不經常用腦的人,發生老年癡呆的幾率要小得多。這就好比抽煙與肺癌的關系,并不是說你不抽煙就不會得肺癌,但幾率肯定要小。調查顯示,文化層次低、生活環境差、很少與人交流的人是老年癡呆癥的易患人群。
年過50 每年做次“記憶體檢”
章軍建教授在近幾年的研究中發現,老年癡呆的患病年齡在提前,不少40多歲的中年人已經出現記憶力、思維能力和完成任務的能力下降等老年癡呆的早期癥狀。
“腦損害是一個長期過程,發展到老年癡呆往往會經過10-20年的時間,因此老年癡呆癥在早期很難判斷。”章軍建提醒說,細心觀察仍可發現患者“近事記憶差”,比如對剛剛做過、發生過的事情會記不起來,而一些遠久的記憶則相對好點;以前能很輕松的完成某件事情,但是現在完成有難度;反應遲鈍,處理復雜事情的能力下降等等。
“雖然目前仍沒有藥物能逆轉腦功能的衰退,但若能早發現早治療,可以減緩病情惡化速度。”章軍建介紹說,目前一些影像學檢查,如功能性磁共振等可以較早發現大腦皮層的萎縮,診斷和評估可能發生癡呆的風險幾率。
章軍建建議,50歲以上的人最好每年做一次“記憶體檢”,醫生會用一些跟記憶相關的神經心理量表來輔助診斷,以便及早發現屬于老年癡呆的早期記憶障礙。
-
老人患了老年癡呆,應該怎么辦目前,癡呆癥尚無特效療法,且病人住院時間短,大部分時間在家中療養,因此提高照護者的護理水平非常重要。通過良好的干預療護,減
-
老年癡呆癥的四大征兆,有一個就要留神了老年癡呆癥的危害,想必大家應該也或多或少有點了解,誰也不愿意和那種可怕的疾病扯上關系,但是要知道,這種疾病的病發率非常驚
-
有這些行為,說明你可能老年癡呆了老年癡呆多見于70歲以上(男性平均73歲,女性為75歲)老人,少數病人在軀體疾病、骨折或精神受到刺激后癥狀迅速明朗化。女性較男
-
如何預防老年癡呆癥?4個方法保持大腦年輕老年癡呆是老年人的高發疾病,老年人要多用腦延緩大腦的衰老速度,老年人要注意生活起居有規律,預防老年癡呆發病,老年人要養成
-
老年癡呆是怎么引起的?老年癡呆可能是腦血管疾病引起的,也可能是腦變性疾病引起的,老年癡呆與遺傳因素有一定的關系,老年癡呆是老年人的常見疾病,老